新华社兰州电 (记者 姜伟超) “我在草原上放牧,你在云朵里向下张望,大草原是我的胸膛……”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玛曲大草原上,蓝天白云下,牧民歌者南吉桑跃马扬鞭,一曲激越的甘南民歌带着浓浓的草原风情扑面而来。 甘南藏族民歌感情充沛,题材广泛,分为节庆歌曲、情歌等。甘南民歌曲调各异,表达细腻,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但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化的生活走进藏区,年轻一代却大多不再愿意接受和学习这些原生态的民间艺术。“甘南民歌是藏族民众口头的艺术创作,没有曲谱和文字记载,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失传现象很严重。”甘南州文化馆馆长马庆禄说。 2005年开始,甘南州文化部门行动起来,开始一点一滴地寻找、搜集甘南民歌的原始资料。为了掌握散落在民间的甘南藏歌,历来由农牧民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民歌赛歌会,由基层政府牵头举办,借此逐步完善各类原始资料。 经过前期搜集整理,《甘南藏族民歌集》的编撰正式提上日程。“从2007年开始,我们分成两个采风考察小组深入每一个县,对甘南藏族民歌进行全面收集。”马庆禄介绍,到目前一共收集了近千首山歌、舞曲、表演唱、弹唱、劳动号子等,歌词全部用藏文记录并谱了曲。 据介绍,目前《甘南藏族民歌集》正在进行第5稿的修改编撰,将于今年4月底正式出版发行。届时,甘南藏族民歌将结束口口相传的历史,以书面的形式得以留存,并不断传承和研究创新。甘南文化部门还将通过歌手的表演将其拍摄成视频,用图像的方式将“藏族好声音”保留下来,让其得以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