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忠富
去年11月末,在巴金文学院参加青年作家创作培训班,时间只有短短四天。主办方想得很周到,花重金请到了国内文学界的一些大腕,给我们开阔视野。大家恶补了一些文学理论,也算有些收获。 第三天上午,是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给我们讲座,漫谈小说创作。阿来是《尘埃落定》的作者,是我们这些青年作者心目中的偶像。阿来可谓全能型作家,小说、诗歌、随笔,甚至剧本都很在行。能够亲自聆听这样的作家讲座,机会可谓来之不易。大家都正襟危坐,准备好了笔记本、录音笔和摄像机等物件,生怕遗漏了什么东西。阿来讲座根本不用稿子,直接坐在主席台前就开始口若悬河地讲起来,大概讲了一个半小时,后来又接受了我们的一些咨询。虽然没有什么刻意的准备,但是阿来的讲座信息量很大,引经据典,讲得很有水平,很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真不愧是大师级人物。 其中,在谈到读书时,阿来是这样说的:“我每年会阅读一些新的东西,但我也会回头重读一些过去已经读过的东西。大概每三年左右我会从《诗经》开始一直读到中国文言诗歌的终结,读到清代。”当我听到阿来用他那舒缓的腔调,缓缓地说出这些语句时,我的心里猛然咯噔了一下,原来我辈与大师的差距,就是体现在这些细微的地方。作为一个成名的作家,阿来都这么勤奋,这让我们这些寂寂无名的后来者倍感汗颜。我相信阿来说的是真的,每三年时间,从《诗经》到清代的文言诗歌,这是多么大的阅读量。我不知道阿来的阅读有没有包括除了诗歌以外的其他古典文学,但就算只是文言诗歌,这也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样的道理读书人都懂,但是在当今这个信息泛滥的浮躁时代,又有谁愿意沉下心来,重温一下那些经典作品呢?我曾经发下宏愿,强迫自己把《红楼梦》读完,结果因为琐事缠身,每次读到少一半,就搁浅了。事实上,不是我真的读不完,而是自己没有恒心坚持挤时间来读这些经典作品,所谓琐事缠身不过是自己的借口,我们再忙能有阿来忙么?看来读书这件事,还是事在人为。我觉得成年人读书,一定要有计划,每天必须读够多少页,只要这样坚持下去,才能养成读书的习惯。 我们应该向阿来学习,事实上不仅应该根据自己的创作方向关注一些古典作品,对于现代的经典作品我们也应该反复研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阔自己的视野,从而让自己写出的作品更有价值,更有生命力。读书方法有很多种,不外乎泛读和精读两类。对于古典文学,我觉得还是精读最好,深入细致地研读,最好是边读边作笔记,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论,长期坚持这样读书,必然受益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