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全
王玉明,男,藏族,副高级职称。现为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员、国家级制砚艺术大师、甘肃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卓尼洮砚协会会长、卓尼县洮河砚工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拜当地洮砚雕刻名师学习洮砚雕刻艺术,又到北京同阎家宪、董寓榕、蔡鸿茹、张雅宗等专家、学者交流经验,先后两次到清华大学培训深造,深入广东、安徽、宁夏等地与专家和同行进行广泛的接触,逐渐摆脱了世俗的匠气,形成了比较鲜明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因石造型,注重对石材天然特性的利用,尤其擅长人物砚的雕刻,刻画细腻,惟妙惟肖,表情形象生动。 他的作品《龙砚》、《八仙祝寿砚》进入“香港中日艺术品联展会”展出;1994年《红楼梦系列人物砚》在北京“中国名砚博览会”展出;1997年《画龙点晴砚》被省上领导作为甘肃对香港回归的赠礼之一赠送香港;其作品《嫦娥奔月砚》、《月宫砚》、《黄膘玉兰砚》、《三仙下凡砚》等,于1998年4月在“98文房四宝产品展览会”上展出;2000年2月其作品《广寒宫砚》、《女娲补天砚》等在北京“第四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上展出,同年9月份在天水参加了“西部交易会”,打开了洮砚在西部地区的市场;2001年4月其作品《西厢记砚》、《天女散花砚》在深圳“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展出;2003年8月,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庆五十周年期间,其作品《草原八骏马砚》被卓尼县政府选为卓尼对州庆的贺礼之一;2004年4月《西厢记砚》在第十五届全国文房四宝精品博览会荣获金奖;2007年他的巨型洮砚作品《红楼梦砚》在第八届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暨首届卓尼风情旅游艺术节洮砚工艺的展评中获得特等奖,并经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授予王玉明同志全国工艺美术优秀创作奖。同年,王玉明同志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8年9月《红楼梦砚》荣获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产品创新一等奖,《瑶池赴会砚》荣获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制作技艺二等奖,11月《四大美女砚》、《听琴砚》获得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金奖和银奖;2009年3月作品《祥龙护宝》被国家财政部永久收藏,同年七月授予国家级制砚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洪绪龙,男,汉族,生于1968年,临潭县王旗乡人,现移居酒泉瓜州。中华传统工艺大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卓尼县洮砚协会会员。其雕刻艺术擅长古典人物、传统的雕龙琢凤及山水花鸟等。 1987年,师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洮砚雕刻传承人李茂棣大师。1993年在西北师大洮砚艺术研究班深造。1995年回乡,自筹资金创办洮砚雕刻加工厂。1999年到2004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市贺兰砚厂制作贺兰砚。2005年赴河南三门峡虢州制砚厂担任技术指导。2009年回到卓尼县洮砚有限责任公司制砚,担任总工艺师。 2009年,作品《杨贵妃砚》,在卓尼县洮砚精品展中获二等奖;2010年,《惜春》获甘肃省工艺百花奖制作技艺一等奖,《太公钓鱼》获甘肃省工艺百花奖制作技艺三等奖;2010年,《莺歌燕舞》获卓尼洮砚展览评比制作技艺一等奖;2010年,《佳人闲奕》获第十一届四川西部国际“三品”博览会金奖。2011年,《玉环戏鹦》、《李纨教子》获中国(兰州)艺术品收藏博览会金奖;2011年《广寒仙踪》被宁夏贺兰砚博物馆收藏。 卢锁忠,男,藏族。1968年出生于卓尼县洮砚乡坑乍村制砚世家,师承李茂棣大师,擅长于传统砚的创作。 1991年,被香港独资企业聘任为雕刻师。1998年,进入兰州刘爱军洮砚艺术研究所进行深造。2004年,加入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2005年,创作的洮砚《夜读》、《乐者长寿》分别荣获甘肃省第八届工艺美术百花奖制作技艺二、三等奖,同年被评为甘肃省工艺美术二级大师。2006年,创作的洮砚《幸福》、《丰收》、《琴高乘鲤》在第四届中国文房四宝名师名砚精品大赛中分别荣获金奖;创作的洮砚《犀牛望月》荣获甘肃省第九届工艺美术百花奖制作技艺二等奖。2008年,应邀参加了2008世界手工艺大会开幕式世界手工艺发展国际论坛和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大会;同年,创作的洮砚《满江红》、《琵琶行》在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分别荣获金奖、传统艺术金奖;同时,洮砚《满江红》荣获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创新设计特等奖;创作的洮砚《温暖》在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天工艺苑百花杯”优秀奖;创作的洮砚《巨龙迎奥砚》在甘肃电视台、《兰州晚报》等新闻媒体被相继作了报道。 2009年,结业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雕刻艺术高级研修班。同年,当选为卓尼县洮砚学会副会长、评委。2010年,被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授予中华传统工艺大师称号;获中华传统工艺师推广管理办公室副高级工艺师资格证书。 张建华,男,藏族,现年46岁,卓尼县洮砚乡古路沟村人。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员,甘肃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2006年获甘肃省文化人才副高级雕刻艺师职称,被认定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现为“张氏精品龙砚斋”总经理。 张建华自小受其兄甘肃省洮砚雕刻大师、甘肃省洮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建财的艺术熏陶和教导,加之自身聪慧好学,酷爱绘画和雕刻工艺,十五岁时就能独立进行创作。此后在追求雕刻艺术的道路上,不耻下问,求教于同行业中有建树的老一辈雕刻师,使其艺术手法不断创新,作品工艺不断提高。二十多年来,丰富和积累了多种雕刻绝活和特殊工序的制作技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雕刻工艺风格。在洮砚雕刻中,不拘一格,坚持以艺术追求造型,简约而不简单,形散而神不散,夸张而不膨胀为宗旨,精益求精,完成每一方洮砚的雕刻。他在从事洮砚艺术雕刻的生涯里,积累了比较丰富的雕刻技艺,继承和创新了洮砚传统雕刻技法,力求把龙凤的神态雕刻得惟妙惟肖,山水的灵气刻画得尽善尽美,花草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代表作有《九州神龙》、《鱼跃龙门》、《龙凤呈祥》、《二龙》、《二龙戏珠》、《鱼龙戏水》等,深受消费者和收藏家的好评和青睐。在2005年甘肃省轻工业局举办的百花奖的评比中,《鲤鱼跃龙门》砚荣获三等奖;2007年参加第八届中国九色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暨首届卓尼风情旅游洮砚工艺展评,《鲤鱼跃龙门》荣获二等奖;在2009年第十五届中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创作的《二龙》砚,荣获银质奖。 马万荣,男,藏族,1975年出生于卓尼县洮砚乡制砚世家,自幼喜爱民间艺术,尤其是洮砚制作。中华传统工艺名师高级工艺师职称、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华传统高级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砚研究会会员、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员、肇庆端砚协会会员、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卓尼县洮砚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 1995年至1997年,跟随王玉明老师在西北师范大学洮砚艺术商社制砚,并在校进修了绘画雕塑。1998年在兰州九州洮砚厂制砚,并在李国琴老师的指点下对雕刻中国传统仕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担任车间主任。2002年担任甘肃省临洮县洮河源洮砚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艺师。2004年拜刘爱军老师学习洮砚设计造型艺术。2005年,作品《希望》砚,荣获甘肃省第八届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奖。同年被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授予甘肃省工艺美术优秀工作者。2006年任甘肃省临洮县海洋厅艺有限责任公司洮砚厂总设计师。作品《正果》砚、《琵琶行》砚,分别荣获2006年第四届中国文房四宝名师名砚精品大赛金、银奖;作品《嫦娥奔月》砚,荣获甘肃省第九届工艺美术百花奖,制作技艺二等奖和创新设计三等奖;作品《恒心》,《琵琶行》砚分别荣获甘肃省第九届工艺美术百花奖创新设计二等奖。2008年,《福在眼前》和《福从天降》砚,分别荣获甘肃省第十届工艺美术百花奖创新设计三等奖;《一生清白》砚,荣获甘肃省第十届工艺美术百花奖制作技艺三等奖;《母爱》砚,荣获甘肃省第十届工艺美术百花奖创新设计二等奖。 李海平,男,汉族,高中学历,1977年生于洮砚乡制砚世家,师从制砚名家李茂棣、刘爱军、王玉明等大师。现为中华传统工艺名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甘肃润玉洮砚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甘肃卓尼李氏洮砚研究会会长、卓尼洮砚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甘肃天缘艺术研究院院士。 2000年至2005年,在甘肃临洮洮河源洮砚有限责任公司任技术指导。2006年至2008年,曾被多家制砚公司聘请为高级工艺师。2009年于北京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高级研修班结业后,在甘肃卓尼李氏洮砚研究会组织十几名高级雕刻人员,专门雕刻巨型洮砚。擅长雕刻古今人物、山水、花鸟虫鱼,作品多次在全国各省市工艺品大赛中获奖。参与由国家财政部永久收藏的作品《祥龙护宝》洮砚的制作。(之七: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