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2年05月28日 >>02版:二版

服务基层 服务群众 服务发展
——玛曲在“双联”行动中创先争优纪实
记者 曹林生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05月2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玛曲县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帮助基层抓好教育培训,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重点解决贴近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让牧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新成效,使“双联”行动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中创先争优。
听民意
  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民情走访活动,与联系对象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倾听牧民群众所思,满足牧民群众所求,把牧民群众反映强烈、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制约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记录整理,结合“一诺三评三公开”,以党员公开承诺书的形式作出承诺,在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力争做到“三评议三促进”。
  领导干部进村入户,采取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深入浅出地向群众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政策真正能够为广大群众所知、为广大群众所用、为广大群众所谋利。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民意调查,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忧,进行准确分析和科学判断,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基层当好参谋、当好助手。县级领导干部深入联系点访察民情100多次,走访群众250余户。党员领导干部深入联系村与牧民党员谈心交流600多人次。开展领导点评400多次,召开点评会85场次,召开群众代表参加的评议会150场次,发放群众评议表3000份,群众满意率达到95%。各级党组织公开承诺事项300多项,办结率90%,党员公开承诺事项1200余件,办结率87.5%。
理思路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持为民服务宗旨,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调研走访,详细了解牧村发展思路、工作思路、基层党组织建设状况及牧民生活生产情况,在认真研究分析基层干部和牧民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基层单位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强化发展措施,破解发展难题。
  结合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着眼于建设服务型、发展型党组织,协助基层党组织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制度,配强基层班子,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让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
抓培训
  机关干部根据业务专长,结合基层实际,紧贴群众需求,集中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在经济发展上,通过送思想、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温暖,提供项目、资金、培训等服务,帮助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在民生建设上,通过解决群众关注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热点难点问题,做到民有所惑、我有所解,民有所忧、我有所帮。在社会管理上,认真梳理群众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充分利用全县远程教育平台,对牧村党员开展各项牧业实用技术培训,帮助掌握更多的技能。在牧业科技下乡服务活动中,组织40名畜牧、兽药、草原等方面的专家,到牧村指导牧民开展科学养殖、畜种改良、草籽补种等技术培训活动,举办培训班24场次,培训青年牧民、致富能手、村级防疫员600余名。
促共建
  按照城乡基层党组织在思想观念上互促、发展思路上共商、活动阵地上共建、优势资源上共享,形成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思路,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2+1”(82个县直单位党组织和41个牧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县直单位两名党员与牧村1名贫困党员结对帮扶)结对共建活动,促进了城乡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
  县直单位党组织帮助结对村维修、扩建活动阵地。多方筹措资金64.5万元,进行重建、扩建、改建和维修,更新了活动室的展板、学习资料,提高了村级服务阵地整体服务功能,使所有活动室达到了“五有六上墙”标准,并挂牌命名尼玛镇秀玛村等3个活动室为村阵地综合管理使用示范点。
解困难
  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走访牧户群众,了解实际情况,按照城乡党组织“2+1”结对共建活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确定的联系点和帮扶点,与生活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以帮扶生活困难群众、生活困难党员、薄弱基层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三帮扶”活动,从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和物资,有针对性地解决牧民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
  全县各级党组织累计向党员干部、牧民群众和服务对象发放破解难题征求意见表300份,征求到科学发展、社会稳定、民生实事、社会热点难点等方面的难题126条,并逐一明确解决措施、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责任人,现已解决问题80个,调处矛盾纠纷20余起,为民办实事好事400余件,群众满意度为98%。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