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2年05月29日 >>02版:二版


卓尼加强农牧民党员教育管理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05月29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本报卓尼讯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卓尼县以确立农牧村党员主体地位为抓手,把加强农牧民党员的教育管理作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农牧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农牧民党员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
  多种方式教育,培养农牧村党员主体意识,增强使命感。针对部分农牧村党员思想松懈的现象,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教育阵地,抓好党的基本知识、路线方针政策及党纪教育。利用农牧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确定每月集中学习日,在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播放红色电影和实用技术视频讲座等,调动农村牧党员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广大农牧村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当初入党为什么,现在为党干什么,一生给党留什么”的大讨论,提高他们践行党员先进性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扩大党内民主,维护农牧村党员主体权利,增强荣誉感。针对农牧村普通党员不能有效行使党章所赋予权利的现象,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创新党务公开形式,把农牧村党建工作内容列入党务公开目录,通过公开栏、通报、广播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公开。实行党代表提案提议制度,由党代表联系党员、走访群众,及时反映农村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党代表600余人次进行集中走访调研,征求到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150余条,办理提案4件,提议39件。
  搭建履职平台,发挥农牧村党员主体作用,增强成就感。结合农牧村和农牧村党员实际,按照因需设岗、因事设岗、因人选岗、责任到人的原则,设定政策宣传、“双带”示范、纠纷调解、计划生育、村务和党务监督等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使无职党员“无职有岗、有岗有为”。全县设置农牧村无职党员服务岗位26个,600多名无职党员光荣上岗。
  落实关爱帮扶机制,激发农村党员的主体动力,增强归属感。坚持在春节、“七·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全面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从思想、生产和生活上多层面关心党员,及时解决党员思想上以及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力求做到“平时有人访、惑时有人解,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探”。全县300多名无职党员被确定为“双培双带”人员,其中100多名无职党员被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纳浪乡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作用,无职党员主动作为,闯市场、拓销路,为群众创收150余万元。全县共集中解决经济发展、为民增收、设施建设、财产管护等突出问题119件,有力促进了农牧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何寿增 罗金美)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