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2年05月30日 >>02版:二版


唱响幸福歌
——玛曲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纪实梁磊 德格扎西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05月30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创先争优活动中,玛曲县按照城乡基层党组织在思想观念上互促、发展思路上共商、活动阵地上共建、优势资源上共享,形成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思路,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2+1”(82个县直单位党组织和41个牧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县直单位两名党员与牧村1名贫困党员结对帮扶)结对共建活动,促进了城乡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
  思想观念“联变”,推进结对双方党员作风建设。县直单位党员深入帐圈牧户,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牧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牧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加强理论学习,带动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机关党员干部深入结对共建联系点访查民情200多次,走访群众500余户,与牧民党员群众谈心交流1500余人次。全县各级党组织累计向党员干部、牧民群众和服务对象发放破解难题征求意见表300份,征求到科学发展、社会稳定、民生实事、社会热点难点等方面的难题126条,并逐一明确解决措施、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责任人,现已解决问题80个,调处矛盾纠纷20余起,为民办实事好事400余件,群众满意度为98%。
  党建工作“联动”,推进牧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提升。县直单位党组织与牧村党支部结成对子,加强指导和培训,帮助完善党组织工作、学习、民主议事、监督等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党员培训,帮助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县直单位党组织书记每年为结对村党员讲一次党课或作一次形势政策报告。充分利用牧村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组织党员干部和牧名群众收听收看换届选举、法律法规、牧业实用技术105场次,人数达2315人次。修建欧拉、欧拉秀玛两乡基层干部法律法规、牧民扫盲实用技术培训中心一处,发挥教育、培训和实践的作用。
  经济发展“联谋”,推进牧村经济科学发展。县直党组织充分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在政策水平、业务知识、能力素质、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帮助结对村制定和完善新牧村建设发展规划。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以骨干党员和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为龙头,扶持一部分有经营头脑和群众观念的党员户、村干部带头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科技兴牧,走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带头脱贫致富。邀请并组织40名畜牧、兽医、草原等方面的专家到各牧村开展科学养殖、畜种改良、草籽补种等技术培训48场次,培训青年牧民、致富能手、村级防疫员1200余名。
  活动阵地“联建”,推进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县直单位党组织帮助结对村维修、扩建活动阵地。对原建房屋面积过小、破损严重的村级阵地,多方筹措资金64.5万元,进行重建、扩建、改建和维修,更新了活动室的展板、学习资料,提高了村级服务阵地整体服务功能,使所有活动室达到了“五有六上墙”标准,并挂牌命名尼玛镇秀玛村等3个活动室为村阵地综合管理使用示范点。
  实用人才“联训”,推进技能型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实施“新牧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加大结对村党员干部培训力度,组织村组干部、党员、致富能人、科技明白人开展科技种草、科学养殖、经营管理、市场经济等知识培训,每年组织集中培训和观摩学习,提高致富本领。同时,积极开展“送政策上门、送科技到家、送信息入户”等活动,培养造就一批乡土实用人才。依托县委党校、县教育局党委、县非公委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各方面人员277人。利用省内外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组织带领乡村组干部外出培训5期。
  民生实事“联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县直单位党组织出资出力,帮助结对村修牧道,调整畜牧业结构,绿化美化硬化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等。同时,县直单位党组织对结对村生活困难党员群众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县直各单位、各部门积极筹措资金,为结对共建牧村改善村级办公条件、维修维护道路、发放扫盲教材、购置办公桌椅、修建饮水设施等,投资达244.5万余元,有效改变了村级办公条件,提高了村干部工作效能,不同程度解决了牧村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办事难等问题,得到了牧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