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2年05月30日 >>02版:二版


合作市实施“四子工程”提升基层组织工作水平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05月30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本报合作讯 合作市针对农牧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难,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弱,村干部带动能力低等问题,全力实施“四子工程”,夯实农牧村基层组织建设,使一类党组织有巩固,二三类党组织有提升。
  “补脑子”,提升干部素质。全面落实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在培训范围扩大覆盖面,确立市级抓骨干,乡级抓全员的培训思路,形式上体现了多样性。市乡举办村干部培训班28期,培训1200人次,建立农牧村党员干部教育实践基地5个,19名村干部参加了学历再教育。4月下旬组织全市35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赴山东潍坊、寿光、青岛等地进行了为期12天的参观培训,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研究讨论等方式,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体验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工作经验。
  “壮身子”,增强组织实力。通过“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将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能力强,信誉好,群众拥护,组织认可的优秀党员和致富能人选任进入村“两委”班子,畅通了村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从市、乡机关中选拔了8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农牧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和党建指导员,每月保证入村3次,协调村级事务、参与重大事项决策、争取资金项目,协助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工作。将23名大学生村官补充到农牧村担任副职,在政策扶持上给予倾斜,帮助大学生村官兴办土鸡养殖、藏中药材种植等创业项目,积极发展村级经济。实施村级后备干部梯次培养计划,打造一批“立即能接班”的“后备军”。目前,农牧村后备干部队伍壮大到234人。
  “压担子”,加强村级管理。新制定了《合作市村干部管理及监督考核办法》,坚持“双述双评”制度,延伸村级绩效考评,形成了村干部“三位一体”的考评体系。年初在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听取村干部工作承诺和规划,并由乡党委与村干部签订绩效管理责任书,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年末由乡党委主持召开村民代表民主评议会,听取村党组织书记代表村“两委”班子及“班子成员个人进行的述职,由村民代表对“两委”班子集体及个人进行量化打分。村干部每人每年增发绩效工资800元,与当年考核结果挂钩。
  “引路子”,铺筑致富路。为解决村组织基础条件差、发展缓慢的问题,开展了品牌化运作党建致富链活动。以“村党组织+协会+农牧户”为主要形式,带动畜牧特色产业快速建立和发展。全市6个乡39个村党组织和14个畜牧业养殖、蔬菜种植及扶贫互助协会建起了致富产业链,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发展协会产业,提供互助基金,扶持生产、种植大户,带动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农牧户参加协会,增强发展和抵御分险的能力,农牧民群众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同时,以“四联一带+百千活动+双联行动”为主要形式,建立起机关帮农牧村,党员干部帮农牧户的致富链1800余条,机关联村理思路、建项目、集资金,干部联户攀穷亲、访民情、帮民富,农牧村发展的势头更强劲了,农牧民增收的信心更足了。
           (田晓强)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