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市民和外地游客抱怨合作的公厕太少,如厕难成为市民常议论的话题。 如厕难的后果就是在合作这个美丽的高原小城,我们随处可见的内急者,在人行路边上“大行方便”。面对当街便溺者,我们可以指责其素质不高,但要知道人的粗俗、鄙陋不是天生的,而是环境种下的恶果。环境配套水平跟不上,市民的“劣根性”不但不会被淡化、被屏蔽,反而会“尽显无余”,并且会变成一种“示范”,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社会传承”。 其实,从古至今,国人一直很重视公厕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墨子·备城门》中就有“城上五十步一厕所”的记述。五十步一厕,让士兵不远离岗位就可以如厕,可见先人对如厕问题的重视。就合作而言,公厕少成为市民及外地游客如厕难的一道“坎”,这道“坎”遮蔽了人们对这座高原小城的美好感受,从更高层次上说,是甘南文化品质的一个“硬伤”。 公厕是一个细节问题,但细节最能体现城市的品质,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城市细节标志着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层次。一个城市的文化,是人文精神、生活习俗、城市建设的综合体。站在人文精神的层面,给予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以洁净、便利、美好的生活,是一个城市管理的最起码的标准,面对这个最起码的标准,本应是提供生活便利的公厕,不应成为人们寻而难见的“影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厕也是对一座城市文明的“公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