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2年06月01日 >>03版:三版


那些充满激情的岁月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06月01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与《甘南日报》初次接触,还是参加工作以后的事。那时我们单位只订有三种报,《甘南报》是其中之一。作为我州权威媒体,我一直格外关注她。那时她还是黑白四开小报,淳厚质朴的文风和强烈的地域特色深深吸引着大家。
  每次邮递员把带着油墨味的《甘南报》送到单位时,大家总是争相传阅,因为上面常有我县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文学爱好者发表的各类文学作品。时间长了,自己也产生了向《甘南报》投稿的想法。记得我的第一份投稿稿件是一则消息,为了使内容更为精练通俗,我反复修改着文中的每一句话,仿佛这篇稿子关系着我的前途命运,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为止。那时文稿还多以手抄为主,也不懂怎么投搞才符合要求,就认认真真地手抄了一份。因为稿件内容涉及到相关数据,为了证实数据的真实、准确,单位领导还签了字,加盖了公章。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把它投进了邮箱,以后的日子便一直期待它变成铅印字体出现在《甘南报》上。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的心由最初的期待慢慢回到了先前的平静。
  突然有一天,弟弟把那份刊登着我写的消息的《甘南报》递到我手上时,我的心情大有唐三藏取回佛经回长安的快乐。虽然只在报纸右下方不太显眼的地方,仅仅一百多字,却让我的心好久不能平静,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了这次经历,我便经常在工作之余,试着写一些消息。长此以往,这种习惯成了我的一种业余爱好。每回单位上有重大活动和主要工作,我便以简报的形式上报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有的稿件还被县广播局采用,在我县广播上播出。为了鼓励我继续写作,单位领导对我这一做法也十分支持,还为我配发了一个半导体收音机,算是对我工作的奖励。
  由于工作所需,加之对写作的爱好,我被单位推荐为县上的通讯员,并有幸参加了县上举办的通讯员座谈会。会上,一些老同志结合自身工作,谈了各自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和感受,使我懂得了写新闻稿件要做到“五勤”,即:勤看、勤跑、勤写、勤问、勤动脑,除此还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丰富各方面的知识,掌握新闻写作技巧,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宣传工作者。工作岗位的受限和时间的关系,我没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新闻宣传中,只能写一些单位及本部门的工作新闻。为了使自己的写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我一直坚持自学,因此在工作中,无论多忙,我都坚持每天看书,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并购买了一些写作方面的书,一有空就认真阅读。只要对自己有帮助的书,我总是来者不拒,并把书中的好句子摘录在笔记本上,时间长了也有厚厚一大本了。大量的阅读开拓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知识,提高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身修养。这些成就的取得,都得益于《甘南日报》对我的启发和教育,使我在今后的岁月中走得更好更稳。
  从工作到现在,《甘南日报》已伴我渡过了十多个春秋,尽管我们单位所订的各类期刊已多达几十种,但我仍然对《甘南日报》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工作的十几年当中,她伴我走过了人生路上最为艰难的日子。在她的陪伴下,我渐渐成熟了起来;《甘南日报》也在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经历了从铅印四开小报到彩印对开大报,从双日一期到每日一报,从较为单纯的指导性、新闻性读物到兼文艺性、可读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报的发展历程。
  值此《甘南日报》60华诞之际,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把她对我的帮助讲述给大家,让我们共同分享《甘南日报》带给我们的快乐,也衷心祝福《甘南日报》越办越好,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