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版:四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2年06月14日 >>04版:四版


同心筑砌民族教育发展的希望
——记临潭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两基”教育成果巩固工作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06月1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马德全

  发挥职能 履行职责
  近日,临潭县人大主任何子彪、临潭县政协主席牛汝霖及其他负责人和部分临潭人大代表、临潭县政协委员在县教育局负责人的陪同下,对临潭回中、古战九年制学校、城关三小、长川九年制学校、临潭一中、扁都九年制学校、羊沙中心校、羊沙学区甘沟小学、八角中心校、临潭三中、冶力关中心校等11所学(区)校“两基”成果巩固提高工作进行了视察。
  每到一处,代表、委员们认真听取学校汇报、观看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展示,深入学生课堂、教研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和学生宿舍、大灶、餐厅等学生生活区域,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代表、委员们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学校的发展变化,尤其对“两基”国检后,学校在“四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大灶建设、仪器、音体美教学设备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一致认为:近年来学校的硬软件建设取得了飞跃发展,令人鼓舞,看到了临潭教育的希望。政府投入资金力度大,措施得力,制度健全,各部门、乡镇、学校通力协作,全县“两基”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每一所学校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发扬传统 兴办教育
  2005年全县顺利实现“两基”达标后,2006-2010年临潭人民积极践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大力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的决策,以“强化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目标,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通过规范考风考纪、加强队伍建设、深化教研教改、深入调查研讨等措施,“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学校管理趋于科学、规范,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优化组合。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临潭教育事业呈现出方心未艾的发展势头。
  在2011年“两基”迎国检工作中,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高度重视,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两基’为重为先”的工作方针,做到认识、行动、投入“三到位”,全面做好“两基”宣传和基础性等工作。为完成“两基”迎国检工作任务,县政府下拨“两基”补缺和专项资金1471万元,省政府下拨“两基”奖励补助资金442万元,各部门自筹宣传经费13.25万元,加上县级领导、各部门、各乡镇筹措帮扶学校资金220万元,使临潭县成为全州“两基”迎国检工作资金投入最多的县。全县用补缺资金555万元购置音体美器材,建设了23个计算机机房,在多媒体教室安装最先进的交互式电子白板23个;县教育局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配备小学数学、科学教具仪器53套,配备初中理化生实验教学仪器6套,配备图书3万余册,总价值达233万元;争取省教育厅支持投入图书购置资金46万元,争取省仪器站图书配备资金38万元;新建、改造学前教育教学点3个,购置体育健身器材23套;各级各类学校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自筹资金623.5万元建成了19个学区、5所中学、5所城关小学的校园区域网,使全县中小学音体美器材、计算机配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配齐率为100%。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多媒体教室47个,计算机教室42个,移动式多媒体设备123套。建成校园网29个,光盘播放点131个。有78所学校接通了互联网,四年级以上班级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教育卫星平台信息已覆盖到全县所有六年制以上学校和中学;所有完全小学都开齐开足了信息技术教育课,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率达到95%以上。各学校利用县政府下拨“两基”补缺资金1015万余元、自筹资金1170余万元和部门帮扶资金220万元,合理统筹、科学安排,全部用于校园“四新一亮”等工程建设,用有限的资金美化了校园环境,提升了学校品味。县教育局对学校校园绿化、美化、硬化,主教学区装修、学生宿舍生活用品更新、校舍整修等12个方面提出了倒计时安排,确保国检顺利通过;全县教职工在不影响正常上课的条件下,主动放弃节假日,积极投身到学校“四化建设”中。到目前为止,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新建校园景观广场3个13377平方米、旗台6座、围墙挡土墙4263.9米、水路管道铺设120米、厕所63平方米、校园绿化硬化工程面积52972平方米,极大的改善了教育办学条件,学校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11年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踊跃捐赠图书5万余册,对口帮扶单位共筹措资金220万元,用于购置中心校以下学校的教学仪器和校园“四化”建设。2008以来通过多方争取资金,着力实施了灾后重建、扩大内需、校安工程等项目,完成投资13123万元,项目涉及单体工程73个、建筑面积7.64万平方米,用三年时间彻底消除了D级危房,完全达到了国家检查验收的条件。
  在“两基”攻坚中,羊永乡、扁都乡群众把自家最好的耕地让出来用于修建学校,在2011年“两基”迎国检工作中,共筹集资金166.19万元,征集学校用地161.4亩,主要用于修建教学用房,扩大学生活动场地。临潭县教育基金会共筹措教育基金287万元,县财政每年划拨资助资金20万元,连续五年面向全社会召开奖励资助大会,奖励优秀大学生61名、资助贫困大学生231名,累计发放奖励资助基金126.35万元,切实解决了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古战乡成立了乡教育基金会,筹集资金达120万元,全部用于资助和奖励贫困学生。在学前教育发展中,自上世纪80年代末社会宗教团体伊斯兰教西道堂成立红星月幼儿园以来,各乡镇民办幼儿园也相继开办。到2012年春季开学初,我县公办幼儿园(学前教学点)达到8所,占幼儿园总数的67%,民办幼儿园4所,占幼儿园总数的33%。同时2011年投资370多万元,新建了新城镇中心幼儿园。2012年春节后,整合民办小龙人幼儿园师资及教学资源,并入新城镇中心幼儿园。县妇联捐赠一套“留守儿童之家”设备,县教育局购置了20多万元的活动器材、办公及幼儿桌椅,配备了5名教师,聘用了3名幼儿教师和3名保育员,幼儿入园人数达到180人。王旗乡先锋幼儿园改扩建校舍218平方米,项目总投资68.6万元,配备了幼儿教师和保育员。以上两所公办幼儿园已于2012年春季开学招生投入使用。
群策群力 建言献策
  临潭县部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学校“两基”成果巩固提高工作座谈会,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为临潭教育事业的发展及今后如何更好的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建言献策。会议要求注重党建,确保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广泛动员,普及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加大投入,着力改善了办学条件;多措并举,狠抓了扫盲工作;挖掘特色,着力开展了素质教育;依托项目,开创了寄校新局面;强化培训,全力提高了教师队伍;强化管理,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要继续加大教育项目争取和资金的投入力度;要千方百计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要继续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永恒发展的生命线抓住不放。  无论是在视察过程中,还是在座谈会上,所有代表和委员浓厚的兴趣、恳切的语言、热切的期盼,反映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对教育倾注了极大地关切之情。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