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在自然环境中约占0.035%。在住宅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要低于1000PPM(英文parts per million的缩写,通常表示为百万分率,1000PPM换算为百分率即0.1%)。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于0.1%,会使人感到不舒服,浓度过高,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居室内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哪里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员戴自祝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正常情况下,人的活动是室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一个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小时可呼出约22.6升二氧化碳,儿童呼出量约为成人的一半。人的活动量增大时,单位时间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也会成倍增加。如果室内人多,居住拥挤,或者在健身房、室内体育场馆等人员活动较多时,二氧化碳浓度就会明显上升。 厨房也是二氧化碳浓度容易超标的场所。天然气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二氧化碳,如果不及时通风换气,会造成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在变质、分解、发酵、腐烂的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有些家庭习惯在冬季大量储存蔬菜,也容易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除此之外,吸烟产生的烟雾中,以及各种宠物呼出的气体中都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浓度过高会让人感觉不适,甚至造成伤害。戴自祝表示,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1%时,很多人会感到不舒服;达到3%时,人会感到呼吸加深;达到4%,会引起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和血压升高等症状;达到8%—10%时,会觉得呼吸困难、脉搏加快、全身无力、肌肉由抽搐至痉挛,神志由兴奋转向抑制。目前,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技术已非常成熟,但还无法推广至普通家庭,这就需要平时多留意,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 可以摆放一些适合室内种植的绿色植物,如绿萝、吊兰等,以降低二氧化碳浓度;选择合适时机开窗,雨后、清晨交通开始繁忙之前都是开窗的好时机;室内储存大量蔬菜,更要定期检查、通风,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