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广
碌曲县党建工作立足县情,创新思路,以本土化“一定三有”为载体,建立了科学的动态增长机制,强化基层党建工作,激发了村干部在新农牧村建设中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村干部待遇保障长效机制 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树立“村干部也是公家人,再苦也不能让村干部困难”的理念,碌曲县财政加大补助力度,全面建立了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和村干部待遇保障机制。 不断完善和提高村级组织建设经费机制。今年,为实施好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碌曲县委决定,再一次大幅度提高村干部报酬,将村干部报酬由2011年的60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7000元,提高幅度为17%;村民小组组长报酬由2011年的18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000元,提高幅度为11%;将村级办公经费由2011年的8000元提高到每村每年10000元。筹措资金5000多元为102名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选派到平凉挂职人员统一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165名曾任“两委”正、副职5年以上离任村干部发放村干部离任补贴8.9万元;每两年对所有村干部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并将全县村干部纳入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保险范围,积极执行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投入220多万元,新建4个村级活动场所,改扩建3个,在购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的基础上,今年,计划投入260万元,新建2个村级活动场所,改扩建3个村级活动场所。 建立村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 针对广大牧村干部承担着引领农牧业生产发展和维护农牧村社会稳定的双重责任,村干部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的“责、权、利”不对等现象,县委组织部以落实“一定三有”举措为抓手,加强村干部考核管理,强化对村党支部任期内的监督与管理,在全县24个农牧村推行村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 碌曲县在推行村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中,对全县行政村、自然村组干部职数重新进行了核定,结合村情民意,分别设置了惠民政策宣传岗、文明新风树立岗等,并根据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共青团、妇联等村级配套组织成员职责,设定岗位,明确任务。围绕中心工作,乡镇党委与村党支部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责任制,推动了村干部职能作用的发挥,提高了带领村民开展新农牧村建设的责任心和主动性。玛艾镇玛艾村党支部书记贡保才让说:“以前村干部只要配合县、乡领导干好工作就行了,现在给我们定了任期目标,就得自己想办法、找路子,实现这些任务,这是我们干好工作的压力,更是动力”。 建立优秀村干部奖励重用机制 针对乡镇在对村组干部考核“走过场、图形式”的情况,县委组织部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办法,在加强平时考核管理的基础上,年底结合乡镇党建考核工作,科学合理设置考核项目,深入农牧村一线,采取广泛征求党员代表、农牧民群众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召开党员群众大会的形式,结合村干部述职、民主测评对“两委”班子和村干部履职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定。如今,村干部干得好就是先进,就受奖励、重用的风气在碌曲草原蔚然成风。 碌曲县将村组干部报酬分为基础报酬+绩效补贴+优秀村干部奖励三部分,自2010年实施绩效奖励办法以来,安排的“绩效补贴+优秀村干部奖励”资金增幅均超过基础报酬的15%,2011年达到了25%。为了增强村干部岗位吸引力,该县提供参政议政的舞台,注重在实践中发现、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书记、村主任,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事业发展的空间,从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村干部中招录2名乡镇公务员,树立了工作有成绩,干好有前途的导向。提供村干部创先争优的平台,对全县10名优秀村干部进行表彰奖励,树立了典型,营造了“干有标杆、学有榜样”的工作氛围。提供展示风采的平台,把优秀村干部、优秀维稳个人选为县乡村先进典型,通过开辟宣传专栏、深挖典型拍摄电教宣传片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舆论强势。 通过“一定三有”本土化,为民办事具体化、工作成效数字化,激发了碌曲县村干部干好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