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2年06月29日 >>03版:三版


甘南日报社:我工作的第一站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06月29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何晓东

  2010年的夏季,我回到了阔别14年的甘南报社。
  走在这条熟悉而又陌生的沿河路上,空气依然是那样的纯净与芳香,心情如蓝天下那朵轻沙般的白云,明亮轻快起来。
  往日的同事领着我参观了报社的车间和编辑部。走了一圈,感觉犹如梦境,无法将眼前的一切与当年工作过的环境联系起来。报社曾经的模样还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中,往日工作中经历的事,在大家的笑谈中,又被一件件还原。
  1983年,我从部队复员回来,被分配到甘南报社工作。对甘南报社,我一点也不陌生,因父亲就在报社上班,从小就在那儿玩耍。所以刚上班,并没有初次来到一个单位的忐忑与局促,与同事们相处得非常融洽。
  《甘南报》的第一批读者,就是报社印刷厂的工人们。而他们,也就见证了报纸从排版到印刷的整个过程。铸字工铸字时,被高温铅化的气味熏得直流眼泪。长期从事此项工作的工人,会得铅中毒职业病,严重时连小便也失禁。排字工人不是因回字弄得两手乌黑,就是被新铅字锋利的棱角磨破手指缠着胶布,有的排字工指甲已凹陷。机印车间里,轰鸣的机声中,一名工人在机器上送纸,另一名还要随时盯着印出的报纸。油墨浅了、或重了,或跳字了等等,都会给报纸带来无法挽回的错误。机印车间里的工人,听觉受到影响,一个个说话变成大嗓门。装订车间里的装订工,稍有疏忽,会在折页时割破手指。用机械裁纸机裁纸时,机器有时会跑刀,不小心会切掉工人的手指。制版车间因长期与剧毒化学药品、硝酸等危险品打交道,工作时小心翼翼,但工人的衣服经常被溅出的硝酸腐蚀,有一个个小窟窿……
  这样的事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当读者手捧印好的《甘南报》时,他们并不知道,一张小小的报纸后面还会发生这么多的故事,不知道这张报纸,浸透着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
  如今这一切,已成为历史。报社早已成功引进激光照排系统、胶印机等设备,工人们也告别了以前那种危险的工作环境。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甘南报》已发展成为《甘南日报》,而且是彩版印刷。无论是版面的编排、内容、视觉上的感受都有了质的飞跃。拿着对开四版的彩色《甘南日报》,顿时百感交集,感慨万端。
  在外工作这几年,我总是怀念初次参加工作的地方,每次与以前的同事通电话,都要询问报社目前的状况。每听到一个消息,我都兴奋、激动得难以自抑。我知道,无论我走多远,我的心还在那里,根也在那里。因为那里曾有父亲的身影,有我青春的欢笑,有我情同手足的同事。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