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舟
自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开展以来,舟曲县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组织全县487个党组织和10322名党员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舟曲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力抢险救灾,丰富创先争优内涵。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迅速行动,把抢险救灾作为创先争优的最大实践和重要载体,2672名党员组成140支突击队带领广大群众,奋战在伤员搜救、应急道路修建、搬运遇难者遗体、发放救灾物资、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等抢险救灾各条战线上,真正做到了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机时刻豁得出去,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了受灾群众的高度赞扬和由衷拥护,使党的先进性再一次在重大灾难中得到验证。 立足灾后重建,锤炼党性。涉及灾后重建的城关、峰迭、插岗、曲瓦等乡镇,面对灾后重建中征拆、迁坟、搬房等事关受灾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任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灾后重建第一线作为创先争优的主战场,把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形成的热情转化为灾后重建中的强大动力。城关镇开展了“10753”结对联系活动,74位党员干部与399户受灾严重的家庭结成了联系对子,将自己融入到全心全意为受灾群众服务的角色中,真心实意地了解他们的意愿,深化了创先争优活动内涵。峰迭乡在新区和省道313线征地、拆迁、补偿等工作中大力推行领导干部一线责任制,仅用了12天时间就在瓜咱坝永久性征地680亩,并及时为被征地群众发放青苗补偿和永久性征地补偿款800余万元,让群众享受到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实际成果。 围绕扶贫攻坚,切实保障发展民生。为全面推进扶贫攻坚任务,该县抢抓中组部帮扶舟曲的大好机遇,紧密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大力实施“劳务输转、退耕还林、产业开发、危房改造、人饮工程、乡村道路、移民搬迁、防灾减灾、智力扶贫”九大攻坚任务,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共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员5904人次,输转劳务人员2.19万人次,创收1.4亿元;大力推进了12项农业富民增收项目;惠及全县19个乡镇84个行政村的人饮工程已全面启动实施;省道313线至坪定10.6公里通乡道路已完成路基整修,8条41.4公里通行政村道路已下达计划;涉及12个乡镇1000户的危旧房改造已全面开工建设,项目资金已到位;筹措产业扶贫贷款贴息资金1000万元,为2132户项目农户发放贷款5854万元;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了15.8%和20%;通信能力建设项目已完成39个村的光纤进村任务,电网调度通讯系统工程已整体完工。 结合行业实际,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紧紧围绕服务全县工作大局,充分利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群众联系度高、社会影响面大的特点,主动服务人民群众,积极发挥窗口优势,努力把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建成服务人民群众的便民窗口。县司法局结合“8·8”泥石流发生后的一系列财产遗留问题,编印《舟曲县灾后重建法律知识问答》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读本,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平台;县医院对违反规定的各科室进行处罚,并要求违反规定的科室和个人作出承诺,将承诺内容在胸牌上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宏源超市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岗、设立星级绩效工资等活动,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以优质的服务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在同类行业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着眼科学发展,破解“两大难题”。该县确定了近两年需要破解的“两大难题”:着力破解灾后重建中的难题尤其是受灾群众住房保障难题,着力破解学校平安和谐校园建设难题。各级党组织克服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等困难,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倒排工期的方法,全力以赴抓灾后重建工作,确保让受灾群众在今年“8·8”前入住新居;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坚持把建设和谐校园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根本来抓,学校领导注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加强与教职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加强对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师生焕发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开展庆祝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和充实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增强了学生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全面推进了“平安校园”创建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