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2年07月12日 >>03版:三版


同桌的你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07月12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长城

  同桌的你娶同桌的我 
  袁春生虽然自幼患小儿麻痹症,但在音乐上有极高的天赋,每周都教全校同学唱歌,而家境优越的同桌陈惠芳从小学拉小提琴,两人一人唱歌、一人拉琴。陈惠芳看不懂简谱,袁春生就把简谱“翻译”成五线谱;陈惠芳成绩不佳,袁春生就不遗余力地辅导她……两人很快互生好感。 
  “那时候,请恋人吃饺子是比较时兴的事”,陈惠芳回忆说,袁春生几次提出请她吃饺子,但想到他和奶奶相依为命,家庭很困难,就不忍心,只让袁春生请她吃一碗热干面。尽管只是一碗普通的面条,但在陈惠芳看来,却是承载着袁春生对她的情深意重。 
  这段恋情很快被陈惠芳家人发现,他们表示强烈反对。但性格倔犟的陈惠芳偷偷让别的同学给袁春生递纸条,继续联系。这样的“地下情”一直持续到陈惠芳24岁,陈妈妈只好妥协。 
  结婚后,袁春生抢着做事,包括补衣服、洗被子等家务。陈惠芳说,她喜欢吃鱼,袁春生便经常烧鱼块给她吃,有很多次鱼块端上来,他都会说已尝过了,味道不错,让她将“剩下的”吃完。 
  婚后不到半年,袁春生突然因腰椎肥大卧床不起。陈惠芳天天帮他按摩,配合医生治疗,过了3个月,袁春生康复了。又过了3年,袁春生发现自己患上了关节炎,治疗很长时间也不见效。眼看着丈夫天天躺在床上等钱治病,女儿还要上学。陈惠芳接过丈夫此前的载人三轮车生意,风里来雨里去,早出晚归。 
  一天清晨,大雨滂沱。陈惠芳不小心出了车祸,双腿骨折。为了省钱,没等完全恢复,陈惠芳就急着出了院。可到了自家楼下,陈惠芳就是上不了楼。而袁春生,只能坐在楼上,没法帮她一把。没办法,陈惠芳就跪在地上,一级一级地往上爬。袁春生对此刻骨铭心:“我眼睁睁看着她往上爬。她每爬一层,我心里的愧疚就加深一层。” 
一直都在你身边
  2003年,陈惠芳捡起几十年没碰的小提琴,出去卖艺养家挣医药费,每天8个小时,一拉就是9年。最苦的时候,袁春生对妻子提到了自尽。话没说完,陈惠芳眼圈就红了:“你活着,哪怕跟我说一句话也是安慰,我在外面奔波,可都是为了你啊!” 
  妻子的辛苦袁春生疼在心里。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他竭力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天晚上睡觉前,陈惠芳都要喝大量的水,以便能在夜里醒来,照顾丈夫起夜。这种相濡以沫的生活,让两颗心紧紧地绑在一起。 
  3年前的清明节,袁春生和一帮朋友去扫墓,突然想到了电视里有关遗体捐赠的资讯,于是想到,“自己身上的这种病,为什么吃什么药都不见效?如果我能把我的遗体捐献给国家,让医生们来研究,或许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几天后,袁春生说了自己的想法,妻子开始并不同意。袁春生接着说:“要不,你也一起捐好了。我们就是死了,也不分开。”这句话让陈惠芳感动不已,最终同意了他的想法 :“到临了,他也舍不得我,此生来世我们就捆绑在一起。” 
被爱包围
  袁春生夫妇的爱情故事被广为传播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袁春生夫妇有一张清单,上面一笔笔地记着大家送来的帮助。陈惠芳说:“虽然我们暂时无力回报,但这是社会对我们的关爱,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 
  2012年1月,袁春生住进医院,做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如果康复顺利,半年后他就可以做另一侧的手术。袁春生双侧换了假体之后,再配以康复训练,就有可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对于妻子,袁春生有着深深的愧疚:“她跟我一生,吃了一辈子苦,从前漂亮的‘校花’,现如今却为这个家操碎了心。不过,她在我心中,永远是最美的。”袁春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康复后可以出去赚钱,挑起家庭的重担,尽一个男人责任,让妻子少些奔波劳苦,“还想给她买漂亮衣服,她从小就是个讲究的姑娘,跟着我,真的委屈她了……”    (摘自《新民晚报》)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