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2年07月17日 >>02版:二版


浇灌高原幸福花
——夏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纪实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07月17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毛辉成

  夏河县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全县社会管理及创新工作的根本标准,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舒适感、方便感、安全感、幸福感作为社会管理及创新的工作目标,按照全局性、战略性、长效性、常态化的创新标准,建立社会管理创新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健全服务机构夯基础
  研究制定《夏河县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实施方案》,及时成立夏河县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牵头单位和责任人,健全了部门协作配合落实机制,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政府牵头实施,政法综治部门全力协调,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寺院管理委员会分工落实的工作格局;制定藏传佛教寺院入寺僧人登记表,分解了工作任务,明确了责任,努力营造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建立健全寺院制度落实督查机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职责;建立了僧人履行制度专门督查机制,对寺院僧人遵守制度情况进行督查、评议、考核;建立县、乡、寺情报信息员队伍,制定《夏河县维稳情报信息员奖励办法》,多层次、多渠道搜集了预警性、内幕性情报信息,牢牢把握了维稳工作的主动权。
流动僧俗管理出奇招
  根据该县流动人口的分布、结构和数量特点,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综治协调、部门配合、依托社区、齐抓共管”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格局和“属地管理、分工负责”的长效机制,通过多渠道、多手段,牢牢把握流动僧人动态,实现了流动人口的高效管理;签订流动人口管理责任书,落实了管理责任,严格按照“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县、乡、村、寺院四级流动人口管理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同时,要求各乡镇与辖区内的出租房主签定《流动僧人管理目标责任书》,并告知其相关责任人要严格落实管理责任;进一步建立“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长效机制,各乡镇及重点寺院组建了流动人口协管员,组织开展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信息采集工作,做到不漏人、不漏僧舍。依据流动僧人的文化水平、经济收入、家庭成员、思想状况等情况,对寺院所有在寺僧人进行登记建档,摸清底数。对外来学经、外出学经人员及非法出入境人员及到内地讲经人员的基本情况做了全面了解;组织相关部门将拉卜楞寺逐步纳入社区化管理范畴,实行僧人证、身份证、户口本、个人档案“四统一”的规范化管理,解决了“有人无户籍、人户分离、人档分离”、个人信息管理混乱、不准、不一致的问题;在登记摸底的基础上,对拉卜楞寺所属僧众进行了资格审查,对不遵守教规戒律,不遵纪守法的僧人进行了重点说服教育,对不够入寺条件的劝导其退出僧籍,对外籍学经僧人,严格审查合格僧人身份,建立了暂住僧侣档案,严格予以建档发证;加强对重点僧人的帮教管控工作,建立了帮教管控制度,制定了帮教管控措施,创新了帮教管控形式,签定了帮教管控责任书。
齐心协力促和谐
  该县坚持“维稳是第一责任、发展是首要任务”的原则,认真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抽调62名各级领导干部和260名干部职工,实施了以包乡镇、包寺院、包学校、包农牧村为重点的“四包责任制”,层层签订了维稳目标责任书,落实了维稳工作责任制。政法部门采取县城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分片值守巡逻的办法,在正月大法会、三月敏感期、插箭节、娘奶节、赛马会等各种佛事、民俗活动期间做到全方位守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对县城周边村庄、网吧、宾馆等重点场所和拉卜楞寺适时开展治安清查,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了及时有效防控。
  深入扎实地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制定《夏河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意见》和《夏河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按评估程序对所涉及的社会重大事项进行了论证、听证、座谈等形式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特别是对涉及“三农”、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民俗佛事活动等157项重大社会事项逐一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切实做到应评尽评、应估尽估。
  积极探索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工作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特别是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每月进行拉网式集中排查化解一次,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努力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解决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2011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4件,已化解43件,化解率为97.7%。
  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治安防控体系网络,县直机关单位建立内保组织95个,内保人员195人,各乡镇农牧村组建了治安联防队16支643人,治安中心户长484名,联店互防组58个250人,民间调处组织205个;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目前有14个乡镇、65个行政村、5个县直单位、1个省属单位(省佛学院)建立了国家安全领导小组,指定信息联络员;进一步加大技防建设力度,党政机关和水电油气热、金融网点、宾馆、学校等重点部门均已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共安装512个监控摄像头,总投资510.2万元。
  结合全县“十二五规划”,找准社会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明确了亟需抓好的重点工作,确定了30个建设项目,分解了具体的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任务,制定了项目计划表,明确了责任单位、配合部门、工作时限等,并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职能部门的整体部署,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其中:政法部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面21项,社会防控体系建设、视频监控系统等建设项目9项。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