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2年07月19日 >>02版:二版


银才让:热心肠的“和事佬”
记者 苗娟娟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07月19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在卓尼县扎古录镇柏瑞乡柏瑞村,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位身材魁梧、憨厚敦实的中年人,走东家串西家,为新农村建设、公路建设以及邻里矛盾纠纷而奔波忙碌。他就是卓尼县政协委员,柏瑞村村主任,被村民称为“和事佬”的农民调解员银才让。
  自1993年至今,银才让参与调解纠纷近90件,既有邻里间雪壕水路纠纷,也有兄弟间反目为仇的纠纷;既有区间草山纠纷,也有人身侵权纠纷。不管积怨多深,难度多大,银才让总能以理服人,用热情文明的话语、微笑和蔼的态度,让怒气冲冲的当事人心平气和,许多恩仇总能一笑泯之,干戈总能化玉帛。银才让在调解路上一走就是20多个年头,为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农村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群众敬重和爱戴。
用真心关爱群众
  有人说,“人民调解工作是和稀泥、搅拌机、两面脸。”银才让却赋予了这句话一种新的理解:在调处纠纷时要用亲情和稀泥,用事实搅拌,用法律和道德做脸面,在调解中根据纠纷实际情况制定调解协议书,做到事事有根据,桩桩有结果,条条有落实,件件有回音。上世纪九十年代,村民宁娃个与宁旦个弟兄之间因为雪壕水路问题几乎反目成仇,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银才让意识到这不但是关乎一个家庭的问题,也是影响村民基本生活的问题,如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很可能会使矛盾激化,造成更大的纠纷。银才让没有采取简单的调解方式,他真心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瞅准年初开土动工的时机,耐心地了解产生问题的来龙去脉,并且把弟兄俩的要求和意见记录下来,详细地整理成几条提纲式意见,向镇上相关部门反映,逐条解决,终于使弟兄俩多年的积怨得到解决。
  村民拉目才让因经商亏本债台高筑,债主轮番上门讨债,致使拉目才让无法正常出门谋生,本来富裕和睦的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作为村长,银才让挨家挨户找到拉目才让的亲戚,和他们商议,提议按民间传统的做法一边对拉目才让的财产进行清产登记,一边限期由债权人申报债权等作好了宣告破产的准备。在银才让的倡议下,村民们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而他作为村长,带头出钱,从而有礼有节地调处了一起将要发生的债务纠纷,挽救了一个将要破碎的家庭,一时在乡亲中传为佳话。事后,拉目才让感激在心,拿了自家养的老母鸡和一袋冰糖,要送给他表谢谢意,银才让婉言谢绝:“我是村主任,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用公心化解矛盾
  有发展必然有纠纷。银才让说:“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就是尽力做好宣传法律、普及法律的工作,积极化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
  扎古录乡赛如关、二龙那村与合作市加茂贡乡德合昂村间的草山争议长达二十多年,期间,双方以多种形式进行协商,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给双方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损失,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稳定和群众生产生活。
  2001年5月,州政府召集两县市召开专题会议,并邀请了银才让等四位调解员协助调解工作。银才让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村干部,和群众打交道时间长了,也得出了一些经验,他认为,任何一项工作,任何一个“疙瘩”,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群众讲清楚、说明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局部与大局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而且拿出诚意、拿出认识换位思考一下,多想想群众之苦,多为群众考虑考虑,多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群众自然会理解并支持配合好党委政府的工作。带着这份诚挚的态度,银才让走进群众家中,耐心细致地讲道理,摆事实,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让牧民群众明白,只有安定的环境,才能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淳朴的话语让群众心中的阴影慢慢消散了,使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政策和决定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最终双方群众达成共识,消除了矛盾。
用热心换得富裕
  银才让做调解工作积极主动,尽责尽力,作为村主任他也有一副热心肠,只要群众需要,他总会放下手头的事情,为他们排忧解难。2004年,村民巴主肖维修自家房屋时不慎从墙头摔下受伤,因家境困难无法住院治疗。银才让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当即组织村里的互助小组捐资帮助巴主肖,又从镇上争取救济面粉,送到巴主肖家,还积极想方设法将巴主肖家列入低保予以救济。
  银才让说,村干部就是要为群众办事。担任村主任的十几年里,他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动脑筋、想办法,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1994年,银才让向上级打报告,积极争取申请专款,为村里修建了一座大桥,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1995年,银才让又带领村民从两千多米之外引来了清澈甘甜的泉水,埋设自来水管,把自来水引到了每家每户;1998年,银才让带领群众在村里育林,义务植树三十多亩,成活率均在95%以上,受到县上领导的表扬;2002年,银才让想方设法组织村民搞劳务输出,群众挣到钱后,年终有7户买了“兰驼”;银才让还自己垫钱给村里的学校修建围墙……
  在银才让的带领下,柏瑞村村容整洁、民风淳朴、邻里和睦,放眼望去,处处是风景,随手采撷,点点皆生机。
  尽管没有高唱的赞歌,没有鲜花与掌声,没有冲锋陷阵的奋勇,也没有感人肺腑的动人事迹,银才让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对群众的一腔热情,无悔奉献于基层工作,不图名不为利,只求无愧于基层调解员的称谓。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