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2年07月30日 >>03版:三版

自己带桌布和手帕 牛奶盒压扁才能扔
小学生吃饭重礼仪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07月30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5月23日,记者来到东京都港区的青山小学参观,并有幸和小学生们共进午餐。很多细节都让记者印象深刻,最突出的感受是,日本的小学更像是素质教育课堂。
  进教学楼要换鞋。很多人都知道,日本一些传统餐厅进去前要换鞋。不过令记者没想到的是,日本不少学校里也有这项规定。记者刚走到教学楼门前,就看到了两个硕大的鞋柜,分别标注为“学生用”和“客人用”。原来,教学楼里绝大多数都是木地板,室内非常干净,换鞋后清扫起来也方便多了。
  借书室外有排行榜。进了二楼的走廊,就感觉进了一个小展览馆。除了那几天正火的“金环日食”天文知识的宣传图文外,借书室外还贴着一张4月份的“借书排行榜”。一问才知道,为了鼓励大家多阅读,每个月都会按照借书数量排名,这次三年级一班的宫沢龟哉以20本的数量荣登榜首。
  学生自己动手分餐。在记者长达10年的在校就餐经历中,每顿饭都是由食堂的工作人员“派发”的。当看到四年级的孩子们身穿白大褂,头顶白帽戴着口罩,一丝不苟地将蔬菜、鱼等分派到碗里时,他们表现出来的有序和熟练让记者很震惊。
  自带桌布和手帕。记者注意到,小学生田中诚一在还没去端饭之前,先从布袋里掏出了一张50厘米见方的“小桌布”铺在饭桌上,桌子上看不到一点油迹。学校也不向孩子提供餐巾纸,因为他们的布袋里都有手帕。随行的日本人饭塚小姐说,几乎每个家庭在孩子上学前,都会为孩子亲手制作这样一个布袋。
  人人吃得精光。当天的午餐是米饭、鱼、蔬菜、汤、奶制品各一份。田中诚一先把蔬菜吃掉,他说:“我不喜欢吃蔬菜,所以就先吃了它。”尽管剩饭不会受到老师的惩罚,但几乎每个孩子都吃得一点不剩。这与日本有名的食育课有关,为了让孩子们爱上饮食,老师会将原料做成好看的形状,或通过丰富的联想引起他们的兴趣。
  牛奶盒扔前要压扁。喝完纸盒装的牛奶后,田中诚一顺着纸盒的包装纹路,利索地将它压扁,用来盛鱼的锡纸也在他的小手下被折叠成了一小块。这是为垃圾分类处理做准备,经过按压之后它们的体积就变小了,能节省空间。
  出门就随手关灯。吃完饭后,大家陆陆续续走出了餐厅,只见一位小男生顺手就关了灯。这让记者想起开会时也是如此,只要人走得差不多了,日本人的第一习惯就是顺手关灯。饭塚小姐说,在福岛地震之后,大家的节电意识变得更强了。(江大红)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