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2年08月07日 >>02版:二版


一片赤诚保平安
——夏河交警大队车管所创建“十佳县级车管所”工作纪实王建华 喇潭临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08月07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夏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担负着全县3镇11个乡的车辆及驾驶人交通管理工作任务。近年来,大队车管所紧紧围绕规范执法、服务为民的工作思路,以建设服务型车管所、争创“十佳县级车管所”为抓手,深入推进车管所正规化建设,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新要求,不断筑牢工作基础,规范文明执法,创新服务举措,赢得了上级领导、社会各界及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好评。
  狠抓队伍建设,强化素质建警
  结合“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三个不适应”主题教育等活动,组织民警深入学习,教育民警树立正确“民生”意识和“民本”意识,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使每位工作人员真正领会群众意识、宗旨意识和法制意识的必要性。不断建立健全业务培训制度,全面加强对车管民警的业务培训。为保证每位民警熟悉车辆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坚持“每月一考”制度,有效提高了车管民警及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执法服务水平。
  规范业务流程,完善便民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在工作中,车管民警统一着装,佩戴胸卡,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认真、热情、耐心接待每一位群众,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实行开放式办公,设立业务咨询台、等候休息区,配备了休息座椅、饮水机,循环播放《关爱生命、安全出行》等藏汉双语宣传教育片,使群众在办理业务期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配备了1名懂藏语的车管民警,推行藏汉双语服务、微笑服务,从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温馨的话语等细节塑造车管民警良好的服务形象,为办事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严格按照《县级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的工作要求和标准,对工作流程、工作规范不断进行升级和完善,在业务工作上简化办事流程,实现“一窗式”服务,落实各个业务岗位相互监督制约的制度,实现对办理业务流程的统一控制和对业务岗位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业务监督检查长效机制。
  抓源头,严管理,筑牢事故预防第一道防线
  严把客运车辆监管关。以客运隐患专项行动、“危险”车辆排查工作为契机,不断加强机动车和驾驶人源头管理。结合辖区营运车辆季度检验工作,实地深入辖区运输企业,通过见企业负责人、见客运车辆、见驾驶人、见车主的形式和翻阅“户籍化”台账及学习记录和实地查看的形式,检查客运车辆驾驶员资质、安全教育制度落实、车辆保险及安全性能情况。
  严把车辆注册登记关。对注册登记、转入车辆严格检查、验证工作,对车辆基本特征的检验和认证由民警承担,一一查验车辆的识别代号有无凿改嫌疑,严格执行与全国被盗抢机动车信息系统比对制度,做到谁检验、谁签字、谁负责,杜绝了非法拼装车、改装车、被盗抢车辆上牌入户,从源头上有效地消除了因“病”车上路引发交通事故的隐患。
  严把机动车检验关。对检验的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和摩托车,严格执行国家《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对达不到检验标准的车辆,限期整改、复检,坚持“谁检验、谁签字、谁负责”责任制,杜绝不检验就签章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综合信息平台功能作用,对车辆信息不断进行清理,对达到报废期的、未按规定参加年检的车辆,制作《督办通知书》及时送达到各有车单位,解决了报废车和不参检车上路行驶的问题。
  加强服务模式,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大队想方设法为农牧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每月定期会同王格尔塘交警中队、阿木去乎执勤点组、法制宣传中队组成“流动车管所”,深入213国道沿线的王格尔塘、麻当、唐尕昂、达麦、曲奥及南片阿木去乎、博拉等乡镇进村入户,集中开展三轮汽车、摩托车上门办牌办证服务活动。依托各乡镇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及乡镇交通安全管理员,有效发挥“五长”联动机制作用,积极督促农牧民群众主动办牌办证,接受群众法律咨询,了解社情民意,广泛征求农牧民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增强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农牧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为了完善便民利民措施,确定了县城“金鹰摩托车行”等2个摩托车带牌销售点;在夏河祁连安多水泥有限公司厂区、王格尔塘派出所麻当警务室驻地,建立交通管理二级服务站,不断拓宽服务渠道,及时掌握群众所求、所需,最大限度地将车管服务延伸到基层、到农村,将“群众上我门”变为“我上群众门”。继续推行阿木去乎交通管理执勤点代办车管业务的方式,努力提高农村地区机动车入户率、检验率和持证驾驶率,全面落实车驾管十九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