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盘乡党委副书记奂安兴,1986年在部队入党。虽然从事地方工作多年,但身上依然显现出在钢铁军营磨炼的雷厉风行的作风。 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奂安兴和乡上的干部群众迅速投身到抢险救灾中,确保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共产党员也是普通人,平时看不出来,但一到关键时刻,党员就应该站出来,为群众挑起担子。”奂安兴说道。 灾后重建开始,江盘乡的征地拆迁和受灾群众住房安置、签订协议工作也开展了起来,然而在部分涉及避险拆迁的群众当中却生出了抵触观望的情绪。“房子被水淹了,那是没办法的事,但我们许多人的房子好好的,为什么要拆迁?”这是当时许多人的想法。 不理解、不理睬、刁难甚至辱骂随之而来。“宣传拆迁安置政策是我这两年天天都要干的事。”一脸倦容的奂安兴微笑着说:“这项工作和抢险救灾时的猛打猛冲不一样,更需要的是耐心和细致,对我们这些做地方群众工作经验不多的党员更是极大的挑战。” 2011年,县上重建规划中的一条公路需要拓宽,根据施工要求,河南村一户村民的5层楼房要被纵切下来一半,村民说什么也想不通,县里拆迁人员多次去做工作都没有成功。把任务下到江盘乡后,奂安兴便去做村民的工作。 “确实不容易呀,我天天去他们家,什么好话都说了,什么难听话都听了,足足半年时间,才让他认识到不能为一家之利而影响大局的道理。”后来,房子顺利地拆了,奂安兴和这位村民也成了好朋友。 今年40岁的孙六龙身形魁梧,说话声音洪亮。他平时承包一些小型的建筑工程,日子过得很红火,是城关镇瓦厂村的致富带头人,2005年被村民们推选为村支书。 泥石流灾害发生时,瓦厂村一半被淹。重建开始,除安置户以外,瓦厂村还有一些人家被划入到拆迁规划当中,孙六龙家2009年修建的两层小楼也在规划之内。身为党员的孙六龙没有多想,很快在外面租了房子,把家搬了过去,不到一个星期便带头签了拆迁协议,拆掉了自己的新楼。 但是,孙六龙发现,他带头拆房却没有人响应。原来在灾前,曾有开发商给部分群众报出过高价,后因灾害便再无下文了。统一征地的价格当然比不上开发商的报价,村民们开始怀疑他们的村支书是不是得了什么好处,不但拆自己的房,还居然动员其他人拆房。 群众不理解,家人也开始责备,这个七尺大汉感到了压力。他说:“当时我好像一下子成了偷卖村里地皮的人,心里特别委屈。可我又提醒自己,我是得到群众信任才当上支书的,那么多群众看着呢,我必须坚持下来。”这时,孙六龙租住的房子到期,房东卖掉了房子,一家4口人无处可去。孙六龙只好在村边搭了些简易房,勉强把家人安顿下来。 即便如此,孙六龙还得继续去做其他拆迁户的工作,诚心诚意向他们解释说明拆迁的政策和具体情况,并提倡大家在拆迁后还要互相帮助,不能断了往来。孙六龙的诚意打动了村民,其他拆迁户的工作也随后做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