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2年08月21日 >>02版:二版


深入推进银企合作 实现银企共赢发展
甘南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敏占彪(2012年8月10日)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08月21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尊敬的才州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州政府举行全州银企合作洽谈会,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企业和商业银行实现双赢搭建平台,会议开得很及时,很有必要,也很重要。等一会才州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结合经信委工作职能,就全州上半年工业发展形势和政银企合作等方面作一发言,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关于上半年全州经信工作
  上半年,全州上下强化工业运行调节,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主动搞好协调服务,工业经济保持了较高增长势头,经信工作成效突出。全州工业增加值实现9.4亿元,增速高于目标任务5.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5亿元,增速高于目标任务19.5个百分点,创历年最高水平。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4.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7.5%。全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74亿元,完成计划的3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6%。由我委拟定,州委、州政府研究下发的《甘南州2012年加快民族特需用品发展的实施方案》和《甘南州2012年加快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已分别完成投资41OO万元和3000万元,18个项目已完成阶段性目标要求。全州九个循环经济园区规划已通过评审,其中合作市门浪滩循环经济园区、夏河县安多畜牧产业园区和玛曲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被列为首批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临潭县、卓尼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被列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格萨尔黄金公司、华羚公司、科瑞公司和建华公司被列为省级示范企业。加快企业“出城入园”进程,抢抓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编制工业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8个。目前全州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共有21个,总投资49.17亿元,累计到位资金36亿元。加大各类项目的申报力度,共争取到国家和省级专项项目24个,落实资金1858万元。
  二、发挥职能,不懈努力,积极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上半年,我委认真履行工作职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尽心竭力衔接协调,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做了积极有效的工作。
  1.积极发展担保行业。规范整顿担保机构,促进融资担保业健康发展。省工信委6月12日批复了我州七县一市设立信用担保公司的请求,实现了信用担保机构全州覆盖,其中,目前已有担保机构11家,注册资本金2.42亿元。截止今年6月末,全州信用担保机构累计担保企业12户,担保贷款2500万元。
  2.着力推进银企合作。一是协助企业跑贷款。我们精心筛选出一批优质企业向银行推荐,架起企业和银行沟通的桥梁,帮助一批企业获得了银行贷款。二是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坚持与州人民银行每年联办银企合作洽谈会,为银企对接合作牵线搭桥,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推进银企合作。三是积极推进“政银投”融资模式,上半年申报了13家有条件的企业和项目,贷款总额达到3.31亿元。
  3.多方争取资金扶持。我们抢抓国家和省上扩大藏区投资的政策机遇,全力以赴帮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使我州一批工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上的项目“盘子”。去年,州经信委共为40家企业向上争取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循环经济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等各类资金3294万元。今年上半年为24家企业已争取到各类资金1858万元。这些资金的及时到位,有效缓解了我州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加强沟通协作,合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项目是发展的助推器,推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要靠一批骨干项目来支撑。我州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差,金融机构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非常少,属于金融极不发达的地区。由于投融资渠道狭窄,多元融资模式尚未形成,项目建设资金除了企业自筹和争取上级补助外,主要依赖各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渠道单一。近年来,尽管各级金融部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未根本解决。截至六月底,全州金融机构发放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1.59亿元,上半年新增3.32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发放3.15亿元,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认为从产业发展总体现状来看,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要素集聚能力有限,产业发展滞后,缺乏能吸纳大量信贷资金的产业和强势企业。根据划分标准,我州绝大部分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等方面不够规范,担保能力较差,贷款条件不足。从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看,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不强,金融知识缺乏,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还比较弱,社会信用环境差,整体信用意识淡薄,影响了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从银行业方面看,全州商业银行信贷自主权严重不足,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由上级银行统一制定,贷款主要由上级行审批,信贷条件按统一的标准执行,贷款要求高,条件严格,使一部分发展前景良好的贷款项目因不具备贷款条件而无法得到银行支持,降低了贷款发放率,影响了申报的积极性,导致银行与企业资金供求矛盾突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政银企各方加大工作力度,密切配合,沟通协作,从各自的工作角度,积极向上反映,争取早日落实享受民族地区特殊优惠政策。
  (一)经信部门要在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上求实效。
  一是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切实加强信用担保机构建设,指导支持现有信用担保机构和新设立的七县一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整合和优化担保资源,积极争取上级担保体系建设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担保行业,做大做强担保平台,壮大担保规模,在全州逐步建立起多种模式并存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要整合现有资源,积极与有合作意向的银行签订合作协议,争取资本金放大倍数。要推进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的合作,重点培育和扶持有潜力、有市场、有技术的小微型企业发展,使每年全州担保贷款均有所增长。要健全州县两级信用担保体系,加强行业监管和风险控制,提高企业融资担保服务水平。
  二是加强贷款项目的贴息支持。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得到银行贷款支持的项目,我们要支持企业积极申报中央和省级财政贴息支持,最大限度的帮助企业降低贷款风险和贷款成本,通过贷款贴息,使一批成长性较好的中小微型企业得到银行贷款扶持。要加快特色产业重大项目论证、储备工作,切实用好州级专项资金,每年确定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有市场竞争力的重大项目,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对接,采取贴息的方式,支持企业项目建设。
  三是切实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指导,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信用意识,良好应用金融工具。要推动会计、审计、担保、评估、培训等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建设,多方筹集和扩大担保资金,提高担保放大效应。要积极配合金融部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探索建立全州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同时,建立由政府部门、银行、企业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政银企合作、信贷履约落实等方面的问题,共同创造政银企合作的良好环境。
  (二)金融部门要在拓宽融资服务上求实效。
  一是转变经营理念。金融部门应树立“互利共赢”和“企业发展我发展”的理念,更加关心和支持工业经济发展,不仅要“锦上添花”,还要“雪中送炭”,在支持大项目、大企业的同时,把有市场、有效益、有后劲的中小企业扶上马、送一程。二是改进金融服务。建议金融机构进一步落实金融扶持藏区发展优惠政策和国家、省上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信贷优惠政策,向上级行争取有区别的信贷政策,争取省分行单列藏区信贷计划,试行有差别的贷款利率,扩大授信授权,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希望各级金融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辅导,设立专门机构,为中小企业学习运用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提供服务。三是完善担保机制。目前我州已有信用担保机构3家,上半年省上又审批了7家。这是一支为适应我州银行和企业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服务机构,希望各级金融机构根据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急、小、频”的特点,在创新担保品种、简化审批程序、分担风险责任、放大担保倍数、放宽准入条件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推出适合中小企业需要的担保方式和担保信贷产品,放大担保效应。
  (三)企业要在搞好项目和加强管理上求实效。
  一是加强项目策划。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要认真研究本行业、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自身实际和市场需求,找准自我发展方向,及时提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成长性强、有市场前景的好项目,增强金融部门对企业投放信贷资金的信心,让金融部门贷得放心。二是加强内部管理。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断提高企业现代管理水平。要注重自身信用建设,牢记“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不断提高企业信用等级,增强贷款成功率。三是加强沟通联系。要积极主动地向金融部门汇报工作,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和信息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金融政策、信贷条件,有针对性地争取金融部门支持。使金融部门深入了解企业,更多的关照和支持企业。
  同志们,企业是金融服务的重要载体,金融是企业运行壮大的血液。我们要以此次银企合作洽谈会为新的起点,加强交流,互通信息,协作共进,努力实现银企双方互动共赢。
  谢谢!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