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红霞
2012年4月23日,天下着小雨,和几位朋友走进北山小学。 北山小学在立节乡北山村,坐落在海拔约2500米的高山上,设有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共16个孩子,女生9个,只有房锋生一个老师。 问及学生少了的原因,房老师说,三年级的孩子全去了中心校,有条件的人把孩子转到了县城。他这里的全是适龄儿童,全村没有失学的。现在政策好了,上学不要钱,家长把智障儿也送到学校。他教的这个智障孩子,11岁,还不会剥鸡蛋,学校早上发营养餐,给他鸡蛋,他压碎在桌子上连壳吃,面包发给他,吃一口就扔了。每天早上他都守着这孩子吃东西,放学护送他回家,平时一再强调其他孩子不能欺负他。 山上平地及其狭窄,学校在村子高处,村民院落大多出门就是悬崖。按国家规定每个孩子3元钱的早餐标准,但北山小学没有配备够,只有一包纯牛奶,其余全没有。学校在山上,娃娃们的牛奶都是他去山下买,然后找车往山上搬,好的一点是他兄弟跑车,大多数情况都是免费捎,鸡蛋和面包都是他掏工资买。爱人帮他,农活不紧张时就给孩子们蒸馒头。 谈到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和我同去的一位朋友说,他曾到乡镇小学搞过调查,当问到孩子们将来想干什么时,大多数孩子说当干部,有些说当警察,有些说当医生。孩子们在一起不比学习,比的是谁家有地位,谁家有钱,再就是谁穿戴的是名牌。他觉得教育最重要的是先教会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孩子知道怎么做人…… 房老师说,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难管,上面规定不能体罚孩子,有些孩子不体罚就不听话,布置的作业不好好完成,一回家就看电视,守着动画片一动都不动,家长关了电视,他们会跑到别人家里去看。 房老师说,十多年前,北山小学教室是土墙洋麦杆打的茅草棚,抬头就看得见天顶,雨天常淋湿孩子们的衣服。他教百十名学生,冬天没棉衣,夏天没衬衫,雨雪天路滑回不了家,他烧洋芋拌拌汤给孩子们吃。孩子们吃不饱,穿不暖,学习却很刻苦,现在的娃娃,不愁吃不愁穿,上学不要钱还有补助,条件这么好,学习却不刻苦。 他还说,计划生育政策下,民族地区一家最多也才三个孩子,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家长把孩子当宝贝,有些家长只要孩子高兴,宁肯孩子不写作业,也不配合老师严加管教。 多年从教,房老师说,教育孩子他觉得三点比较重要:一是要鼓励,二是要物质奖励,三是要适当体罚,不听话的孩子不来点皮肉之苦是不行的。 我说,这一点咱们看法一致,有些调皮捣蛋的孩子,苦口婆心根本行不通,所以我比较推崇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拿棍子吓唬吓唬,但不能打脸或伤及肢体和大脑,这是原则。 听我这么说,房老师笑了…… 走进教室,两人同坐的老式桌凳摆放有致,掉色的桌面失却了光滑。墙上有祖冲之、陈景润、居里夫人、鲁迅等的画像和励志名言。房老师让孩子们抄写了励志范文,画画,贴后面墙上就成了学习园地。教室整洁干净,庄严而又朴素。孩子们大多穿的是布鞋,11岁的智障儿穿着花布小棉袄,眉清目秀,看上去与正常孩子没什么区别。 北山小学新校舍是甘肃赛拓矿业公司马福财先生援建的二层教学楼,因资金短缺院子未硬化,沙地上有孩子们划写的数字和拼音。厕所简单至极--房老师用几块编织袋围了一个小坑,上面搭了两条粗棍子,雨天方便不了。 村路陡又险,多临悬崖,房老师规定雨雪天路滑时不到校,耽误的课时,星期六和星期天补上。他将星期一和星期二变成了双休日,原因是学校只有他一个,按正常享受双休日,他无法办事,这样一变动,星期一星期二他去文教局或县上办事就让孩子们过双休日。无论怎么变,每周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始终在举行。 从教快三十年,教了北山村两代人,北山小学已是房老师生命的一部分,孩子们对他也十分依恋和尊重。那天我们在房老师宿舍,学前班的一小女孩要上厕所时喊“报告”请假,房老师还给她手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