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记者 张继元) 记者在8月24日召开的全州贫困互助资金现场培训会上了解到,我州已经运行的互助组织累计发放借款1050.75万元,受益农牧户1227户,贫困互助资金为我州农牧村群众脱贫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6年贫困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在我州8县市135个村实施,试点规模和资金投入不断扩大。今年省上已下达我州互助资金项目86个,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780万元,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都超过了以往多年的总和。据统计,全州135个贫困村的互助资金总量达到2617.8103万元,入社农牧户7574户,累计发放借款1050.75万元,受益农牧户1227户,累计回收到期借款664.07万元,回收资金占用费75.38万元。 卓尼、临潭、夏河、合作等县市互助资金项目村紧紧围绕日光温室、藏中药材种植贫困户发放借款,碌曲、玛曲、夏河等县为暖棚养畜贫困户提供贷款,有效缓解了贫困户资金周转困难,促进了设施蔬菜、藏中药材、高原现代畜牧业发展,一部分贫困户脱贫致富。互助资金的运行,促进了村民间的沟通和互动,培养了群众的互助合作意识,为生产经验、市场信息、生产技术等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供了平台,促进和提升了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从而也大大增强了农牧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互助资金的实施,不仅解决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而且通过制度等的约束,极大地提高了农牧民的自我发展意识、民主意识、合作意识、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