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芳
初秋时节,走进广袤的碌曲草原,处处展现着一幅幅欣欣向荣的和谐幸福画卷。伴着大型歌舞《碌曲神韵》的魅力演出,各级考察团、观摩团纷至沓来,前来学习各项建设的先进经验;在一个个项目建设工地,工程建设酣战正浓;在郎木寺、则岔、尕海等旅游景点,游客成群,各宾馆游客爆满……碌曲正奏响着一曲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吉祥曲。 发展抓项目,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始终把抓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今年全县实施各类建设项目71个,其中续建项目18个,新建项目53个,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36个。目前已开工建设的项目27个,完成投资1.86亿元。县级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赴兰进京,申请立项、积极衔接,上半年共争取藏区专项资金5500万元,并编制完成了2012年第二批藏区专项项目和2013年项目规划,总投资近3亿元。招商引资建项目成效显著,参加州党政代表团,在北京签约项目3个,签约资金达4亿元,在第十八届兰洽会上签约项目3个,签约资金达5.8亿元。 生态抓保护,促进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坚持“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开通了12369环保投诉热线。鼠害草场综合治理项目全面实施,截至目前完成地下鼠防治42万亩,鼠害草场补播7.5万亩。完成天保封育1万亩,全县干部职工义务植树10万株。争取到2012年农牧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涉及7个村,投资420万元,已正式开工修建。狠抓水电站在线监控装置工作,多松多、大庄、西仓、阿拉山电站全部安装完成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在全州率先实现了电站生态流量在线监控。环境监察部门对全县各排污单位和企业进行排污费申报登记,加强对集中供热和垃圾填埋厂的监督管理,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率达100%,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后转运到合作市进行无害化处理,收集和处理率达100%。 大力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在实施“农牧互补”战略中,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力建设油菜种子、青稞种子、苗木、牦牛种公、藏羊种公、藏药材种植、绿色菜篮子农牧业“七大基地”建设。目前,建设青稞良种基地2万亩,油菜良种基地7200亩,冷杉苗木基地100亩,藏药材种植基地400亩,蔬菜大棚32个,黄瓜、蘑菇、西红柿、辣椒、西瓜、草莓等已投放市场。认真开展“一特四化”工作,培育牦牛繁育专业养殖户428户、联户牧场7个,培育藏羊繁育专业养殖户474户、联户牧场7个,培育奶牛繁育专业养殖户644户,存栏犏雌牛6440头,组织专业合作社8个。进一步发展劳务经济,上半年全县输转农牧村劳动力1300人次,创劳务收入1160万元。 积极推动旅游产业上台阶。年初组织召开了全县旅游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多措并举、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旅游工作新思路,通过积极争取、招商引资、社会融资、整合专项资金等多种方式,重点打造郎木寺、则岔、尕海景区,改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制定了“十二五”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意见,补充完善了《碌曲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郎木寺旅游景区、则岔石林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旅游开发投资方面,规定每年用于旅游开发的资金不少于1500万元,通过开发银行贷款1100万元用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白银市对口帮扶碌曲县各项建设中,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帮扶的重点内容,计划五年累计援助资金5900万元,集中用于则岔石林景区建设。目前,已投资900万元,建设人行栈道、观景台、景观桥、马队驿站等工程;投资89万元,新建星级旅游厕所3座,郎木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开挖管沟1200米,修建防洪堤300米。积极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投资300多万元编排了大型歌舞剧《碌曲神韵》,举办了碌曲县首届锅庄舞大赛暨香浪节,扩大了锅庄舞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申报“锅庄舞之乡”奠定了基础。上半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6万人次,完成旅游综合收入4990万元,同比增长56.7%。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年初制定了《碌曲县2012年民生工作实施方案》,在省州确定的22件民生工作的基础上,县上又确定了8件民生工作,目前,各项民生工程已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大力巩固“两基”成果,继续推行12年免费教育,教育工作重点由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至目前,全县参合人数2.63万人,参合率达98.8%,累计发放各类补偿251万元,受益农牧民1.68万人次。全县78名村干部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2690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占应参保人数的98%。全县新农保参保1.29万人,参保率95.8%,3061名60周岁以上老人全部发放养老保险。 齐心协力谋发展,求真务实搞建设。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6亿元,同比增长21.3%;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634万元,同比下降18.9%;完成工业增加值1亿元,同比增长42.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82万元,同比增长15.5%,为全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夯实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