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保录
古语说:“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君莫作。”“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些话,无不说明了宽容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要求,也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无形纽带,它会帮助我们赢得友谊,提高官兵的道德水平。 宽容别人应该是每名军人的美德。部队是个特殊的大家庭,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总会与别人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总要和许许多多的人交往,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有些是密切的,有些是一般的;有些是长期的,有些是短暂的。在这些复杂的关系中,能做到宽容待人,的确是一种美德。在这方面,很多老一辈革命家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毛泽东同志对宋庆龄同志始终保持着特殊的尊重。1957年,毛泽东同志访问莫斯科时,他是代表团的团长。从莫斯科回国时,他们同坐一架飞机。毛泽东同志让宋庆龄同志坐头等舱,自己坐二等舱。宋庆龄同志说:“你是主席,你坐头等舱。”毛泽东同志说:“你是国母,你应该坐。”毛泽东同志对普通人也非常尊重。有一次,湖南农村一位老太太来北京向毛泽东反映村里的情况。毛泽东同志亲自搀扶老太太坐,搀扶老太太起,搀扶老太太上台阶,下台阶。走台阶时,毛泽东同志双手扶着老太太,嘱咐说:“慢点,慢点,老人家慢慢走。”老太太用同样的节奏说:“慢点,慢点,我老了,腿脚不行了。” 周恩来同志有一次坐车外出,因急着赶路,汽车开得很快,路经一段积水的街道时,路面的积水溅到躲闪不及的行人身上。周恩来同志发现后,马上叫司机停车,亲自下车向行人道歉。又有一次,周恩来同志到某地视察工作,飞机着陆后,他同机组人员一一握手致谢。这时,机械师正蹲在地上工作。周恩来同志同其他人握手后,就站在机械师身后等他,并示意别人不要惊动他。机械师工作结束后,忙说:“对不起,总理,我不知道您在等我。”周恩来同志握着机械师的手说:“噢,我没有影响你的工作吧!” “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宽容待人,才能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尊重。马克思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在现实生活中,凡是得到别人尊重的人,都是他们自觉尊重别人的结果。周恩来同志之所以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在人们心中树起一座丰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时时处处都尊重他人。雷锋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敬佩,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除了他一直做好事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也在于他时时处处都宽容和尊重别人。 “一个人学会了宽容,就走向了成熟。”在我们军队的党员干部队伍中,有的人之所以会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样也在于他们能够自觉尊重别人。反之,一个自以为比别人高明、唯我独尊的人,一个事事要别人迁就自己、照顾自己的人,一个处处嘲笑别人、讽刺别人的人,是不可能得到别人尊重的。正如一个单位欢送领导荣升到另一单位任职,领导前脚刚走,众人就在背后议论说:“唉,职务是提升了,但是做人还没有学会。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个性到哪都改不了,终于盼到他离开了。” 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你把别人放在心上,他就把你捧在天上;你把别人当仇人,他就把你当敌人。”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故案件,其中一条深刻的教训就是因为当事人不懂得宽容是多么重要,大多都是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酿成的恶果。归根结底,还是当事人平时没有养成宽容待人的习惯,放纵自己造成的。 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在尊重自己;不懂得尊重别人,也就不懂得尊重自己;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为政做人要学会谦和大气,遇事胸襟博大,诚恳待人;要学会用厚德容人,用谦和凝聚人心、整合力量;要学会用宽容温和的态度营造单位良好的人际环境和和谐氛围,推动单位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