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旗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临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全力实现新的跨越:上半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600.2万元,累计发放养老金2146.66万元,创劳务收入2.9396亿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80万元……一个个数字,印证的是临潭县对社会保障事业高度重视的正确决策,折射出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者付出的辛勤汗水和心血。 临潭县人社局一直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重点任务,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分析社会保障形势,商讨和制定社会保障措施,为社会保障工作定思路,解难题。该局领导带领工作人员,深入镇、村、农户中进行专题调研,与群众促膝交谈,面对面交流,倾听干部群众对社会保障事业的建议和意见。 全力以赴 促进就业再就业。 该县人社局以统筹城乡就业、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进一步落实各项就业政策;着力援助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人员就业,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切实加大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大力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切实提高劳动者就业水平;进一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范围,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目前已向县内外各类企业引导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62人;不断探索新的就业渠道,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工商、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毕业生发放小额贷款,向51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提供担保贷款255万元。充分利用跨地区就业“金桥工程”,向江苏昆山地区输送24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帮助他们实现初次就业。全县共安置177名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1至6月份发放岗位补贴67.72万元。 立足实际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上半年,临潭县人社局以推进全覆盖,提高待遇水平为目标,继续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重点推进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继续做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及生育保险工作;全力巩固新型农牧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成果。截至目前,全县已参保85414人,为15016名符合待遇享受条件的人员发放1—6月份养老金564.44万元,累计发放养老金2146.66万元。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达1527.09万元,支出1600.2万元。妥善处理8起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为315名劳动者追讨工资225.87万元,对农民工工资的投诉案件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争创品牌 加大劳动输转工作 在劳动输转工作方面,该局不断探索劳务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切实加强“劳务品牌”建设,走“以品牌占市场,以品牌促就业”的路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劳动力输入地所需为重点,以就业相对集中、劳动力容量大的热门专业为内容,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结合本县劳务人员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加强品牌包装,创建一批如“临潭砖瓦工”、“临潭拾花工”等劳务品牌,以劳务品牌占领市场、促进就业,提升劳务输出质量和水平,切实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实现劳务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上半年,全县共输转劳动力4.021万人,创劳务收入2.9396亿元。为切实做大做强劳务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县人社局免费举办了以电工、电焊工、木工、钢筋工、砌筑工、餐饮服务等为主要培训内容的农牧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班,全县共有2812名农民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为该县外出务工人员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双联”行动 为民办实事得实效 按照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求,县人社局及时召开了行动动员大会,成立了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临潭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确定术布乡牙关村34户帮扶对象。全局干部职工多次进村入户,填写干部联系贫困户工作目标责任书、贫困户调查表、民意调查表、工作情况登记表,统一制作下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民情连系卡;全局干部职工为34户贫困户落实了价值1万余元的化肥;为牙关村落实村委会设备购置及办公经费2万元;根据帮扶村提出的帮扶建议,积极和有关部门衔接争取资金,为牙关村硬化总长1037米的村道,并确定了修建仙地社篮球场、农牧民技能培训等帮扶项目。 春华秋实,硕而不骄。面对新形势,新发展,新挑战,临潭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者创新敬业,无私奉献,本着“以民为本、集体统筹、老幼兼顾”的原则,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谱写着城乡社会和谐乐章的一个个动人音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