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2年09月05日 >>02版:二版

心系群众谋福祉
——夏河在“双联”行动中落实“八个覆盖”做好“五件实事”纪实
毛辉成 常亮 李鹏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09月05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深入开展使夏河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八个覆盖”、“五件实事”的落实,助推了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为进一步将“双联”行动推向纵深,省委“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决定在全省58个贫困县逐步实现“八个覆盖”、做好“五件实事”,让广大群众从“双联”行动中得到实惠。夏河县及早安排,认真部署,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工作计划、项目资金安排上考虑群众需求最迫切的事情,依据农牧民群众需求程度、村“两委”班子能力强弱、以及联村单位的帮扶力度排出轻重缓急,体现了行动快、安排早、干得好、多扶持的原则,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在全面实施共性工作任务的同时,鼓励支持各联村单位、联户干部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主动作为,尽力为群众多办得民心、暖人心的实事和好事,帮助解决一些特殊困难和问题。
  “八个覆盖”工作:首先从破解农牧村融资担保难的问题入手,整合各方面资金,解决全县3个镇、10个乡及1个办事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资金1164万元,目前已发放贷款636万元,缓解了农牧村融资担保难、贷款难的现状,为农牧村妇女实现创业梦想提供了便利。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大胆探索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能为广大农牧民提供更加便捷服务的新型金融机构,截至目前,全县已筹措资金165万元,建立农民资金互助社11处,惠及2个镇、6个乡的11个行政村。整合培训资源,进一步加大培训投入,逐步扩大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面,上半年,农林、畜牧、人社、妇联、扶贫等部门共筹资100余万元,完成全县14个乡镇农牧村科技培训1950人次、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3800人次、普通劳务技能培训400人次,培训工作成效显著。下半年,该县将依靠省级联系单位省科协、省政法学院等单位的部门职能优势,面对全县农牧民开展劳动技能、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工作,计划实施农牧村科技培训1000人次,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1500人次,普通劳务技能培训500人次。今后两年间,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大力依靠联村单位职能优势,逐步加大各类培训工作力度,努力使每一个有受训意愿的贫困户的劳动者得到免费培训,使农牧村劳动力免费培训覆盖。建立健全劳务输出体系,努力拓展就业渠道,开展订单式输出,力争使更多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劳动力能在外务工就业。上半年,已完成劳务输转6100人次,下半年计划再输转就业4000人次。据统计,全县目前共有农牧村剩余劳动力3万余人,绝大部分劳动力因劳动技能、语言障碍、生活习惯等因素,只愿意选择就地就近就业,导致了目前本地就业岗位严重缺乏,外出就业渠道不畅的就业局面,需要加大对农牧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育。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乡村公路建设工作得到一定发展,困扰村民出行的道路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全县乡村公路总里程为310.2公里,目前,已硬化198.2公里,占总里程的63%。积极实施公共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建设,今年上半年,共投资52万元,在8个乡镇建立村级卫生室10所;全县65个行政村均有文化活动场所,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大多数文化室在软硬件配备上比较薄弱,设施简陋,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村“两委”办公服务场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县13个乡镇一个办事处的65个行政村均建有“两委”办公服务场所,行政村级办公服务场所达到了全覆盖。积极搭建农资产品服务平台,拓展外销渠道,重点针对目前农牧村农产品综合服务水平低的实际,着力实施农资产品综合服务社建设工作。针对目前村级农资产品综合服务社建设空白的这一实际,该县将依靠省职能部门和各级联系单位的扶持,计划用两年时间,在每个行政村打造至少一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农资产品综合服务站,努力实现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社的全覆盖。
  五件实事:一是从今年3月开始,实施了覆盖全县37个小学的学生营养餐工程,为9532名学生每天早晨免费提供3元标准的营养餐(牛奶、鸡蛋、面包)。二是重视闲置土地流转工作,极力培育和发展种植业专业大户。全县共有流转土地1.6738公顷,均以临时用地的供地方式供专业种植大户运转,提高了流转土地的使用效率。三是进一步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协助抓好“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全县共有65个行政村,村级党支部65个,有农牧民党员2805名,占农牧民总数的4.5%,由于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硬件设施不健全,软件建设跟不上,村级办公经费不足,致使村“两委”工作效率不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下一步将筹措资金,对全县65个行政村“两委”办公场所、文化活动场所进行软硬件设施的配套,进一步健全相关附属设施建设;四是关注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生活。目前,全县有五保户354人,孤儿21人、敬老院6座、幼儿园3座。该县将积极争取资金,在各乡镇建设农牧村养老院8座、幼儿园11所、留守儿童文化中心14座,重点解决农牧村五保老人老无所养、老无所依和农牧区适龄儿童学前教育空白、留守儿童监管教育缺失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及帮扶力度。五是通过前期危旧房改造政策的实施,部分农牧民住房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农牧村面貌有所改观,上半年,全县实施农牧村危房改造700户,每户补助10000元,同时将继续争取上级对农牧村危房改造的支持力度,力争在3年内使全县所有特困户的危旧房全部得到改造。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