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2年09月12日 >>01版:一版


合作市21名代课教师转正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09月12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锦旗表谢意 李健峥
  本报合作讯 (记者 李建舟 通讯员 奂文俊) “我今年五十七岁了,没想到退休之前能转正。我就是本村人,孙子孙女都在这里上学。我还要扎扎实实地再干三年,为基层教育出一点力。”合作市卡加道乡日加村校道周老师高兴地说。今年5月,包括道周在内的合作市21名代课教师全部转正。
  近年来,合作市教育局坚持人本理念,千方百计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各有关部门的配合,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去年4月,在财政困难、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将21名代课教师安排到了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由原来的六百元提高到一千元,并享受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补助。2012年“两基”国检时,省政府督查团对这种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今年5月8日,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将全市21名在岗代课教师转为基层学校正式工作人员,试用期一年,试用期间工资待遇执行现行事业单位“全额工资”减去“生活性津贴”后工资标准,试用期满后执行现行事业单位“全额转正定级工资”标准,经费由市财政承担,工资从2012年5月份起执行,工龄从任代课教师之日起连续计算。至此,合作市历史遗留的代课教师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据了解,这些代课教师都是1998年合作市成立之前和1998年、1999年由市教育局聘用的,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填补了农牧村边远山区的教学空白,为合作市的民族教育事业付出了艰辛劳动。
  今年38岁的包凤莲和丈夫以前都是代课教师,结婚后夫妻俩一直在佐盖多玛乡任多玛村校任代课教师,刚工作时月工资才几十元,后来逐步提高到五六百元,转正前夫妻俩的月收入不到两千元,还要赡养老人供孩子上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两年前,丈夫通过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考转为公办教师,她也被调到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合作市第四小学担任学生宿舍管理员,随着夫妻俩相继转正,月工资收入已达到五千余元,家庭生活有了保障,工作热情更高了。用包凤莲的话说,只有好好工作,才对得起党和政府的关怀。
  英草吉一直在勒秀乡加茂贡中心小学教藏文课,腿部残疾,行动不便,在学校附近租了两间房子,已经在代课教师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了二十个春秋。她的丈夫是地地道道的农牧民,偶尔出门打工,两个儿子正在上学。转为公办教师后,她的工资可以拿到两千多元,试用期满后还会增加。每月工资两三千元对于四口之家不算宽裕,但她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一个残疾人,有稳定收入就很知足了。”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