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弹指已两年。 灾难留下的伤痕正逐渐被抹去,美丽的泉城恢复了生机。宽敞的马路,整齐划一的楼房,学校、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商业街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两年来,在全国人民的爱心帮扶下,参与重建的省、州、县2万多名建设者与灾区群众一起团结奋斗,迎难而上,重建了美好新家园。至目前,灾后重建170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6.5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72.8%,48个项目完成建设任务。 确保群众生产生活 不会再次受到灾害的威胁 曾被泥石流夷为废墟的三眼峪和罗家峪现已是一片绿地。清理废墟、更换土壤后,这里种上了经济林。刚刚种下的核桃树苗,腰杆还不太结实,新抽的嫩芽,在阳光下透着光亮。 “种了300亩核桃、梨、苹果、杏、石榴和桃。既能增加绿化,保护生态,还能为农民增收,一举多得。”县林业局局长王军说。而全县退耕还林力度的加大,更从根本上遏制生态地质灾害的发生。 泥石流灾害后的重建,要确保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不会再次受到灾害的威胁。舟曲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多重灾害叠加,灾害治理与生态修复既是舟曲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也是舟曲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规划安排灾害治理、生态环境、白龙江和沟道治理30个项目,投资13.4亿元,主要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白龙江城区堤防工程、城区及周边区域山洪沟道治理、规划范围内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土地整理等项目和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等项目。已建成的三眼峪泥石流排导渠是目前亚洲最大的人工排导渠工程,白龙江城区段堤防修复工程将原来20年一遇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标准,建成后的舟曲县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有党的坚强领导,再大的灾难也压不垮我们 “我们昨天就开始研究了”,沈赵红微笑着说。舟曲县峰迭新区住宅楼选房现场,经反复对比,沈赵红和丈夫选了峰迭新区43号楼四层的一套房子。“这栋楼位置不错,交通方便,80多平方米也够我家三口人住。” 为了让灾区群众早一天过上安定的生活,我州着眼于后发赶超、跨越发展,保证受灾区域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全面恢复或超过灾前水平,打破城乡资源配置分割分治的局面,统筹城镇和农村、老城区和峰迭新区、秦王川转移安置区和兰州新区的规划设计,共安排资金7.3亿元,全部安置受灾居民,并将城乡受灾居民住房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分配,一步到位,使受灾居民住房水平大幅度提高。 (下转四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