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少龙
花盛的诗中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在路上”的游子的形象,“行走”是他的许多诗歌的主题。他的诗典型地体现了人类“生活在别处”的精神趋向。尤其是身处多元文化的交汇地带,那种文化上的冲突与吸引成为他不断发生家园漂移与精神漫游的契机。 他诗中的这种无根的感觉,漂泊的感觉,可能来自于他的文化背景,来自洮州移民文化深厚的心理积淀。他总是无意识中在江南士子、洮州少年与草原牧人之间不断幻化身形,但始终难以定位自己的身世。 这种漫无边际、没有方向的行走,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寻觅,既寻觅自己的文化之根,又在寻觅最后的家园。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甘南多元文化的一种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