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民
一声长一声短的鸡鸣声把冶力关从睡意朦胧中唤醒,冶力关便睁开惺松的眼。 袅袅云烟环山缭绕,笼罩在上空,使深秋的冶力关增添了几多美丽。远眺,四周原本瘦削的山脉因被烟雨滋润而丰满起来,绿菌菌、水灵灵的。 太阳憋着通红的脸,羞涩地挣脱云雾的层层薄纱,把一缕缕清辉洒到如银的河面。一阵凉风过后,乌云在风儿驱逐下很快聚集,淹没了太阳的身影。俄顷,沙沙下起了雨来。治力关的容颜若隐若现,分外内秀,鲜活得像一个刚刚出浴的半遮半掩的美少女,更加婀娜多姿,楚楚动人。林海涛声阵阵,犹如一曲曲优美动听的黎明交响乐,撩拨着人的情怀。 山是水之魂,水是山之脉。雾是治力关飘移的裙带,雨是治力关多情善感的眼泪。而冶海,则是冶力关明镜高悬、梦牵魂绕的一池秋水。山水相依相偎演绎出多愁善感的大千世界──大自然造化就是这般神妙莫测。 河畔葱绿的垂柳和白杨以别样的心态窥视。治海神水携着“常爷池”千年传说从梦的脚下淌过,天河样滋润着农人和牧人的心境,润得像雨,甜得如蜜,醉得似仙。 记录历史岁月的古烽墩,俨然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坐看云起云落,宠辱不惊。而仰卧于丝丝雨线中的十里睡佛,颌首微笑,神态安怡,远望滚滚而来的现代潮流,静观其变,禅悟不语。 四面八方涌来的游客,一路踏歌载舞,穿梭于各景点,如鱼游弋于雾海苍茫中。烟雨弥漫中走过来一位女子,着一袭西湖水样的衣裙,漫步在冶力关的石街上。雨幕中撑开花伞,迈着江南女独有的纤纤碎步,唱着一曲婉约动听的洮州花儿,不知是走进了历史,还是走进了烟雨潆潆的江淮。 一幅绝伦无比的画卷,正沿治木河水流的方向梯次铺展……浓墨重彩地向世人泼泼洒着冶力关千年走过的风雨历程。 盛世春秋,华章无限。 醉于其中,终生不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