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交替,会诱发各种意外,尤其是对身患多种疾病的老年人。浙江医院十九病区护士长应笑卿就告诉你预防脑溢血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稳定血压。老年人一旦确诊高血压,必须坚持服药治疗,避免自行变更或增减降压药物的种类和药量,并定期测量血压或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2.调整情绪。保持乐观情绪,避免大喜或盛怒。人的情绪安然,就不会引起血压升高,也就减少了脑出血的发病机率。 3.饮食调节。适当选用对脑出血有预防效果的食物如大蒜、桃仁、山楂、葡萄、菠萝等,这对降低血管硬化及血压、降低血粘度都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4.戒烟戒酒。烟酒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硬化,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的人尤其应戒烟酒。 5.生活规律。老年人生理调节和适应机能减退,生活无规律易使代谢紊乱促进脑出血发生。老年人要注意劳逸结合。 6.预防便秘。大便燥结,用力排便, 不但腹压升高,血压、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出血。老年人要预防便秘可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和润肠通便食物,也可做腹部按摩。 7.勿下蹲排便。下蹲排便时,人的下肢血管会发生严重屈曲,加上屏气排便,腹内的压力增高,可使血压增高,从而增加脑出血的危险。 8.防止跌倒。多数老年人都患有动脉硬化,加上血管壁较脆弱,若不小心跌倒,易造成颅内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 9.常动左手。医学研究表明,脑出血最常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所以预防脑出血最好的方法是经常在早晚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 10.足量饮水。体内缺水时,会使血液变稠,血流变慢,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几率。因此老年人平时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特别是晚睡前、晨起时,饮1-2杯温水,可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11.注意天气变化。老年人对天气适应能力减弱,过冷过热皆使血管过于紧张收缩或血粘度增加诱发脑出血。因此一定要注意天气冷暖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12.重视先兆症状。中风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四肢麻木、乏力或出现短暂的失明、语言交流困难等。如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医。 (张伟娟 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