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芳
碌曲县在全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确立了“三个示范县”建设,即全省藏区跨越式发展示范县、生态文明示范县和民族团结示范县的基本思路,加快县域经济建设。目前,该县生态经济一枝独秀引领发展之先,大项目建设好戏连台奠定转型之基,农牧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夯实富民之基,全县民族团结和谐,处处涌动着发展热潮,展现出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 特色经济不断壮大。大力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和“一特四化”工作,牦牛、藏羊、奶牛繁育产业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全力建设农牧业“七大基地”建设,目前建设青稞良种基地2万亩,油菜良种基地7200亩,冷杉苗木基地100亩,藏药材种植基地400亩,蔬菜大棚32个,种植的黄瓜、蘑菇、西红柿、辣椒、西瓜、草莓等蔬菜水果已投放市场。认真开展“一特四化”工作,培育牦牛繁育专业养殖户428户、联户牧场7个,培育藏羊繁育专业养殖户474户、联户牧场7个,培育奶牛繁育专业养殖户644户,存栏犏雌牛6440头,组织专业合作社8个。“工业强县”战略取得新进展,特别是水电、矿产资源开发成效显著,工业在全县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2011年,全县工业企业年度生产任务全面完成,实现工业增加值1.89亿元,同比增长15.6%;大力实施“旅游富县”战略,在成功举办兰洽会碌曲旅游推介会的基础上,补充完善了《碌曲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郎木寺旅游景区、则岔石林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则岔石林旅游景区已按国家4A级景区设计要求,编制完成了初步设计方案。加大旅游开发投资力度,规定每年用于旅游开发的资金不少于1500万元,2011年,通过开发银行贷款1100万元用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白银市在对口帮扶碌曲县时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帮扶的重点,计划五年累计援助资金5900万元,集中用于则岔石林景区建设。郎木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州庆献礼项目,将投入资金3600万元,全力改善郎木寺景区基础设施,目前已完成管网埋设、滨河路防洪堤等工程。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投资300多万元编排了大型歌舞剧《碌曲神韵》,举办了碌曲县首届锅庄舞大赛暨香浪节,并投资160万元拍摄数字电影《云中的郎木寺》,扩大了碌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今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6万人次,完成旅游综合收入4990万元,同比增长56.7%。 生态建设常抓不懈,夯实了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节约资源,永续利用”原则,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一批批草原生态建设项目在碌曲落地生根,成为该县实施生态建设的最大支点。先后实施了牧区开发示范工程,草场综合治理建设及天然草场实施禁牧、休牧政策等。为制止人们乱采乱挖冬虫夏草等野生药材,破坏草原生态的不法行为,出台了《碌曲县严禁采挖药材的决定》;针对尕海湿地仍居住171户、890多牧民的实际,2008年以来通过实施异地搬迁游牧民定居点建设项目,实施了整村搬迁。2012年度鼠害草场综合治理项目全面实施,截至目前完成地下鼠防治42万亩,鼠害草场补播7.5万亩。完成天保封育1万亩,全县干部职工义务植树10万株。争取到2012年农牧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涉及7个村,共投资420万元,目前该项目通过招标已正式开工修建。狠抓水电站在线监控装置工作,多松多电站、大庄电站、西仓电站、阿拉山电站全部安装完成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在全州率先实现了电站生态流量在线监控。通过点面结合的形式,立足长远,加大草原和黄河重要水源生态功能区生态综合保护与建设力度,该县生态得到了保护与恢复,前几年干涸的溪流和泉水,有60%重新恢复涓涓流水。 团结稳定人人重视,奠定了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民生工作的扎实深入,为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十一五”期间,碌曲县共投入民生资金4.84亿元,实施民生项目176个,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74%,新型农牧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6%。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五年来,共安置大中专毕业生和复退军人970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89人,安置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28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9%以内。坚持“科教兴县”战略,在全州率先实行了小学、初中、高中免费教育,对所有学校进行了改扩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两基”工作于2011年通过国家验收,全县教育事业实现了大投入、大发展。2012年,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至目前,全县参合人数2.63万人,参合率为98.8%,累计发放各类补偿251万元,受益农牧民1.68万人次。全县78名村干部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有2690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占应参保人数的98%。全县新农保参保1.29万人,参保率95.8%,3061名60周岁以上老人全部发放养老保险。另外,紧扣“抓基层、夯基础”的维稳工作思路,碌曲县通过开展干部下乡进村活动和“双联”行动等,近两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8件,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