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2年10月16日 >>02版:二版


由“塔西佗陷阱”说开去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10月16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闫举龙

  古罗马有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叫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他曾先后做过保民官、营造官、财务官、行政长官和外省总督等,并出任过古罗马最高领导人执政官。他在总结自己执政感受时曾谈过一种现象: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得罪人民。这个现象后来被称为“塔西佗陷阱”。“塔西佗陷阱”让我们看到,提升公信力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方法。因此,如何提高公信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难题。
  群众的小声要洗耳恭听。群众想要什么,想得到什么,不会直接向你要,而是婉转地表达他们的诉求,声音小得他们自己都听不见。但就是这种小的不能再小的声音,却寄托着他们的希望。因此,我们要洗耳恭听民声,用心听取民意,及早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及早谋划他们的所诉所求,真正做到先群众之忧而忧,让群众敬佩你、尊重你,进而信任你。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群众提要求方式很不妥当,越级上访、聚众闹事等情况屡见不鲜。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是办事方向错了?是损害群众利益了?还是事情没有办公道?群众不会没事找事,他们提出的要求,往往是他们最想要的,也是最需要的,也许是我们没有听清他们的声音,没有听懂他们的意思。那么我们再去问一次,再去听一遍,然后心平气和地与群众商量办事,选取解决对策,在耐心加诚心中增进感情,树立威信。
  群众的小事要放大去办。要充分认识到,群众无小事,小事要大办,办不到的事不要承诺。群众的事要高度重视,急切的事快办,复杂的事细办,简单事认真办,要让群众真正满意。
  群众的小恩要永记心间。树立公信力最有效的方式是引导群众增强感恩意识。为了使群众感恩党,感恩社会,我们总是大张旗鼓宣传、大喊口号引导,却忽略了以身作则感化。俗话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果我们先去感恩群众,切实明白:我们顺利工作,是群众在保驾护航;我们衣食无忧,是群众的所给所赐;经济快速发展,是群众不懈努力的结果;社会安定祥和,是群众维护创造的结晶。那么群众还“治”我们的必是更深的恩情。如何才能做到感恩于群众呢?得多亲近群众,深入群众,与群众多接触;得放下架子,与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务虚名;得相互帮助,群众有事抢着帮,我们有事找群众商量,在互帮互助中增进友谊,构建和谐,赢得信任。
  群众的小谣要认真对待。清朝中期流行过这样一个民谣“有理50板,没理百吊钱,官司展不展,单看钱不钱”,是百姓对权钱交易行为的激烈嘲讽;民国时期有“种的庄稼是县长的,养的儿子是老蒋的,养的女儿是官长的,喂的鸡鸭是保长的”的说法,对赤裸裸的腐败进行了揭露。而在民歌《十绣》中,“七绣包文正,官司断得清,日断那个阳来夜断罗阴”,刻画出了群众心目中一个理想的清正官员形象。所以,群众说什么,民间流行什么,一定要认真对待。他们通过编民谣,充分行使着监督权利;提醒我们要廉洁行政。因此,要将群众所说的话作为自查自省的思路,及早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将腐败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