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桑曲河畔一派生机盎然,无论是牛羊肥壮的牧区还是充满收获喜悦的农村,处处透出发展进取的活力与朝气。“问渠哪得清如许”,扎实的基层组织建设就是“源头活水”,是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和风催开了夏河这片沃土的和谐发展之花。 夏河县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基层、增活力、促发展”为主题,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推动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实现了基层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互动双赢的良好局面,让党的旗帜在这片希望的热土上熠熠生辉、鲜红如火。 突出示范引领,推进“大夏河沿岸基层党建示范长廊”和牧区党建示范点建设 选好一个“领头雁”、配强一个村党支部班子,就能致富一方百姓、搞活一方经济。夏河县开展了“大夏河沿岸基层党建示范长廊”创建工作和牧区党建示范点建设,确定了基层党建工作主题,充分发挥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通过项目带、部门帮、财政投等措施,全面推动文化室、卫生室、农家书屋等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有序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整合;完成了曲奥乡香告村、拉卜楞镇麻莲滩村等20个规范化村级活动场所和甘加乡西科村、桑科乡两个牧区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县委组织部投资16.9万元,为香告村建立了全州第一个集农牧村党员远程教育、党务政务公开、文化、宣传、教育、娱乐为一体的彩色LED电子显示屏,依托村级活动场所建成了村民文化广场,打造了曲奥乡香告村”甘南第一村“品牌。今年,继续改造提升村级活动场所19个,39个村级活动场所达到规范化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切实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将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长效机制加以落实,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突出管理规范,落实村级组织建设“八有八规范”工作模式,促进了农牧村基层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动了农牧村基层民主化管理,提高了农牧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夯实了党在农牧村的执政基础,保障了农牧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突出解决难题,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措施 党的凝聚力从何而来?在于党对人民的真切关怀。 村级活动场所实行党员值班、资产清查、初始责任倒查追究、月工作报告等“四项制度”,确保村级活动场所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从根本上解决村级活动场所“规范管理难、发挥效益难、带动群众难”的问题;加快远程教育学用成果转化,创新观看形式,从组织党员学习、开展送教入户活动、观看文化娱乐节目入手,以点带面,扩大教育范围,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党建载体,开展“高唱经典校园歌曲”和“十个一”活动,深化了“主题教育进校园、先进文化进教室、经典歌曲进课堂”活动,充分发挥了学校党组织在引领方向、教书育人、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突出作用发挥,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 乡村处于我国行政管理体系的最基层,是发展的重点、稳定的根基。乡、村两级党组织是党和群众、政策和实践的重要“连接点”,必须要把这个连接点打造好。 立足农牧村党员居住分散、自然村与行政村相距较远的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在有条件的行政村建立党总支,在有条件的自然村建立党支部;重视发挥党小组的作用,把党组织的活动从行政村延伸到村民小组(自然村),切实增强农牧村党的工作实效性;围绕县“四大发展战略”,在畜牧和旅游业,特别是在乳业产品的开发中,以农牧村党组织为核心,以农牧民党员为主力,提升农牧民增收的组织化程度,在“企业+支部+农户”发展模式上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在学校党建中,对已建立党组织的学校(学区)、幼儿园在规范化建设上下功夫,提高党组织工作水平;在正式党员3人以上,具备条件的村校全部建立了党支部;对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村校,通过乡镇党委和中心小学分别下派1名党建指导员的方式组建了党支部。同时对党员人数达到或接近50人且中心小学(学区)设立了学区党总支,中心小学和村校分别设立了党支部。进一步调整理顺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对有固定经营场所、有长期固定职工和长期生产经营活动的非公有制企业,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全部单独建立了党组织,进一步扩大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