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2年10月22日 >>03版:三版

推轮椅、改“房车”圆母亲旅游梦
北京成都两位孝子践行孝道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10月22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两段旅程一份孝心
  今年7月8日,樊蒙决定带着母亲去西双版纳,花了两天时间准备好衣服、药物等装备后,7月11日早上6时30分,樊蒙从北京出发。
  樊蒙的住宿靠一顶军绿色帐篷,一路上随停随住,而吃饭则基本依靠路边摊,豆浆、烧饼都在其考虑之列。
  万事开头难,步行10几天后,路人和媒体的关注,让3300多公里的旅程少了些疲倦,多了几分乐趣。10月12日下午,历时3个月零一天,母子俩终于到达目的地——西双版纳,迎接他们的是少数民族朋友的夹道欢迎。
  三层“房车”的车主陈录雪在国庆期间带着母亲去重庆朝天门看两江水。陈录雪的母亲今年已经99岁了,这次出游,陈录雪的妻子与他们同行。
  在去重庆之前,他们已经去过三亚、广州等地,满足了母亲喜欢大江大海的愿望。
  所谓的“房车”,就是在原来的轿车上,安装了一个户外帐篷。轿车本身为“一楼”,由陈录雪的母亲住,有车载空调很是舒适。后备厢上的白色板房为“二楼”医务间,放些常备药品。而车顶的户外帐篷就是“三楼”了,供夫妻俩居住。
  将轿车改装成“房车”的原因,陈录雪说,长途旅行开销大,但不能因为“没有钱就不尽孝”,于是选择自驾游的方式节省开支。
路途辛苦景美人美
  对于樊蒙来说,推着轮椅上的残疾母亲徒步旅行,困难不言而喻,所以,旅途中陌生人的帮助尤为让人感动。
  沧州大哥硬塞给母子俩的四个烧饼,沿途民警的热情帮助,云南大叔追出2公里送上除湿草药,均让母子的旅途不再寂寞。“我们就是出来玩儿的,真没想到会令大家如此感动。”樊蒙的妈妈幸福地说。而对樊蒙来说,自己双脚厚厚的老茧不算什么,妈妈那始终灿烂的微笑就是对他的鼓励。
  陈录雪最大的困难来自于出发前,因为家庭条件有限,陪母亲旅游的计划迟迟未能实现。2007年,为了方便母亲出游,他买了这辆二手轿车,但母亲却意外摔坏了腿,坐着都成了问题,无奈出游计划一拖再拖。因为母亲的年龄越来越大,陈录雪有些着急了,他觉得不能等有钱了再尽孝,于是决定改造成“房车”出行。
  旅途是充满欢乐的,陈录雪说,一路下来,他有了新计划,决定带着母亲从港澳沿海北行,环绕中国一周。
孝是朝圣儒者的修行
  “徒步年轻人都难以吃消,更何况是一个坐轮椅的老人。先工作赚钱,再计划好带母亲去玩,这样似乎更妥当。”网友@80后环球旅行家Mabel 对徒步旅行的樊蒙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他认为,攒些钱坐火车或者飞机直接去西双版纳满足母亲的愿望会更好些。
  然而质疑的声音并不多,网友@勤劳de懒羊羊就不赞同这种观点,对樊蒙的行为大加赞赏,“西双版纳固然美,但沿途的风景更美,百日的形影不离更美。有钱可以让路途更舒服点,但是却少了时间,少了陪伴。”网友@冬天的树1974 也赞同道,这种行为“于母亲,享受子女赡养的过程是最大的幸福;于子女,在有生之年赡养母亲的过程是最大的幸福”。
  当然,陈录雪也没能逃脱“炒作”的质疑,但更多的网友仍是感动不已。网友赞道:“孝是一种朝圣,儒者的修行。”
  网友纷纷赞同其“不能等有了钱再尽孝”的观点,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孝应该从现在开始。网友@亦承说道:“百善孝为先,我也要像当初他们牵着我的手一样,牵着他们的手在未来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