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2年11月16日 >>03版:三版


冶海神湖秋韵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11月16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张瑞民

  深秋的冶海少了夏天的嘈杂和喧嚣,骤添了秋天的几多静美、几分丰采和几许神韵。
  山麓下,秋林尽染,牛羊闲步在池沟河畔,枫叶掩映着水磨古风。一汪青翠碧绿的小潭,犹如一颗亮晶晶的眼睛镌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素有“大地之眼”的美誉;又因其当年征西将军常遇春在此饮马歇脚更加富有传奇色彩,故称之为饮马泉而流传百芳。半山腰的箭杆上,五颜六色的经幡系在上面,风儿把它们吹得哗哗作响。丈八高的白塔前面,缕缕青烟从香炉里冒出。一拨又一拨的藏族人,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来此地,为的就是做一次圆满的朝觐。他们向天空大把大把抛撒“龙达”,祈福年年岁岁风调雨顺。不远处,劈成两半的“放账石”,向人们诉说着冶海龙神借款放账的故事。矗立于湖畔的“嘛呢石雕”上,悬挂着一条条哈达,随风飘拂,护佑着四方幸福平安。岸边石缝里的小鲵,水灵灵活蹦乱跳,在海拔2600多米地方生存实属罕见,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从庙花山顶峰极目远眺,冶海尽收眼底,一泓似从天河中落下的碧潭蔚为壮观。方才顿悟,其实冶海不是海,只是一个高山堰塞湖──是从前当地游牧民对蔚蓝色大海的渴盼和梦幻。东西两侧庙花山和白石山高耸遥望,南面是高出湖面数百米的一道坝型山体,当地人称之为石门槛,而北面则是重叠的山恋和深邃的山峡。四峰拥抱着的冶海酷似重叠在一起的底南嘴北的宝葫芦,南面是宽容的葫芦底,腰身是由东西两山峰脊切成的忽宽忽窄的长湖,北部的香水河是系在葫芦尖部的彩带,蜿蜒曲折中飘隐于远山深峡。蓝锦缎般的湖泊闪着银光,波光潋滟,随风荡漾。好奇的孩子们模仿着大人将一枚枚硬币掷于水中,湖面溅起一朵朵美丽的小水花,别有一番景致。野鸭子不时扑棱棱飞出水面,在空中打着弧线,又落到了水中。一叶叶小舟满载着希冀和渴求,倏忽间消失在绿水揽峡的冶海深处。太阳朗朗一照,两岸浓浓的金色秋意就醉于湖中。待到秋尽冬至、结冰封湖时,适时地捧出金秋收藏的花草树木、山水人物的底片,绘成“冶海冰图”──把冶海的秋色挥洒到极致,也成就了冶海最绚丽的自然景观。
  冶海四周的山脉,具有无限壮阔的智者气魄;冶海清澈的湖水,具有万般柔情的慈母情怀。当地群众称治海为“常爷池”,藏语称之为“阿玛周措”亦即母亲圣湖。冶海,不仅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诉不尽的福地,更是一个盛产传说、流行传奇、演绎神话的宝地。石门河、马槽河、香水河以及来自湖底的山泉共同孕育了这方神奇的高原淡水湖,它既是白天鹅等候鸟的北栖芳泽,又是上苍赐福给人类的一块蓝宝石。天蓝蓝,秋草香,思念把梦幻化成翅膀。歌声飞,彩蝶追,电波把神奇传四方。弯弯的河水流不尽,高高的松柏万年青。秋天原野放金波,“洮洲花儿”永不落。西山唱来东山应,南山唱来北山和。“花儿”好比香河水,千缠万萦总相依。“花儿”好似冶木河,梦牵魂绕永相随。山也峻来山也峭,水也清来水也静,山水共酿一潭酒,醉倒日月与星辰。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天池治海,你是我梦中永恒的恋人,你是我心灵回归的家园和生命的天堂。我燃烧的生命,就矗立在彩虹之巅,飞翔在辽阔的天穹,穿行在璀璨的星河。天池冶海,让我以诗歌的名义向你叩拜,让我以幸福的名义向你致敬!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