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仁
近年来,迭部县本着“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思路,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把统筹城乡和谐发展作为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把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推进、同步发展,初步实现了城乡在政策上平等、产业发展上互补,农牧民享受到了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与实惠,形成了城乡融合、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 城乡经济指标显著提高,2011年底,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75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9615万元,县级财政收入541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9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人均增收1965元。 城乡脱贫步伐明显加快,建成高产示范田1635亩,良种繁育基地6011亩,种植中药材2535亩,良种播种面积6.5万亩,新建林果5630亩,集体林改面积56.88万亩,其中家庭承包经营面积55.14万亩。 城乡基础设施有效改善,全县完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2条,总里程758公里,通乡公路7条264.8公里。目前,总投资24.2亿元,全线145.081公里的迭宕二级公路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城乡综合运输体系已形成规模。全县实施安全饮水工程57项,完成投资1316万元,有效解决了全县5万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先后投资3598万元,建成6个防洪项目。投资1亿元,新建保障性安居住房2268套,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6700户。投资6.12亿元,完成县城中心区综合开发建设项目;投资2750万元,完成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投资6079万元,建设城区集中供热工程,总供热面积达60万平方米。 城乡产业扶贫初具规模,按照一业为主、多元开发的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初步形成了以良种牛羊、藏香猪养殖,中药材、干果种植多元发展的特色产业优势。全县累计投入产业化扶贫资金5392万元,培育专业养殖户5452户、养殖小区26个,修建牲畜暖棚1329座,种植优质中药材0.5万亩,新建干果基地2000余亩,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56亩、塑料大棚120亩,设施农业收入达219.6万元。 城乡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全县建立各类医疗机构58个,病床148张,医疗人员291人。2011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达9455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达3803人,全面实施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牧民参合38827人,参合率达99%。目前,投资5000余万元的县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已近尾声。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下拨学生公用经费1392万元,免收住宿费2992万元,农牧民群众就医就学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城乡社会保障巩固提高,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达26206人,参保率达95.7%,为60岁以上农牧民发放养老保险507万元,城市低保达1093户2882人,全年发放保障金811.7万元;农村低保达12572人,全年发放保障金1338.4万元;五保对象548人,月人均供养标准达到200元,全年发放保障金131.28万元。 城乡技能培训有效拓宽,积极建设城乡劳务培训基地、村级劳务工作站,农牧民技能培训1170人次,城乡富余劳动力输转6110人次,实现劳务创收4830.85万元。 城乡文化事业日趋完善,县城新建封闭式垃圾收集点75个、垃圾中转站7座,设立农牧村垃圾收集点48个,建设乡镇垃圾转运站8个、分类垃圾箱108个;全县建有卫星地面接收站2963座,其中“村村通”项目2673座,新建乡镇文化站12个,农牧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15个,农牧民体育广场12个;建成全民健身广场2个,配套文体设施覆盖县、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