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临潭讯 今年,临潭县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关于实施文化撑州战略建设文化甘南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县文联及各文化单位的专业优势,积极开拓文化服务领域,努力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在群众文化活动、文艺创作、组织展览、阵地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力扶持各类文化企业和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成效显著。相继扶持壮大了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文化骨干企业63家,文化产业增加值达608万元,年文化投入达400万元,文化从业人数达430人,年增长率达26%,培养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剪纸、书画、刺绣、根雕、网络、民俗演艺等各类专业人员180多人,装饰艺术、建筑雕刻、铜锅铸造艺术等专业人员300多人,文化产业增值达39%;成立了文化综合执法大队,配齐了文化执法队员,进一步增强了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净化了文化市场;全面完成了冶力关艺术团的改制任务,改制为“山水冶力关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并挂牌成立,通过了省、州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验收;认真开展“扫黄打非”活动,严厉打击非法出版物,整治社会文化市场。“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县委宣传部联合县文化稽查大队、工商、公安等部门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2万多份,提供咨询150多人次,对检查没收的过期和不合格商品进行了现场曝光,并集中销毁;“千台大戏送农牧村”、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开展;古战、店子、洮滨、城关、长川、术布、冶力关、羊沙8个乡镇文化站和32家农民书屋建设进展顺利;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洮州花儿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申报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纪念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列入国家财政免费补贴项目,已正式批准成立;“户户通”工程完成率达100%,在自然村安装设备18000套,投资685万元的广电大楼完成主体工程。 文艺创作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体现甘南特色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作品有新的创新,编排了《麻娘娘》、《吉祥的热巴》、《飞旋的踢踏》、《春韵》等剧目。出版《临潭旅游》、《临潭诗抄》等文化类书籍。深入开展红色题材艺术创作工作,成立《甘南文化丛书》临潭卷编篡委员会,完成了红色题材艺术创作年活动任务,40万字的《洮州的红色记忆——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在临潭》已完成初稿,将于2013年6月底前出版。由县委宣传部主管,县文联主办的《洮州文学》杂志,现刊登《旧城突围一昼夜》、《洮州旧城防御战》、《曾绍山献计突围》、《徐向前派杜义德指挥攻打洮州》等4篇红色稿件。 县乡村三级文化办事机构逐步健全。批准成立了临潭县网络管理办公室,配备了工作人员。完成了16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修建任务,配备了乡镇和村一级专兼职文化干事。 文联工作开展有声有色。相继组织了临潭县庆祝建党91周年文艺汇演、庆祝建党91周年青年歌手大奖赛和庆祝建党91周年书画大赛和全县宣传文化系统暨文艺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为配合开展红色书法创作活动年,举办了“电信杯”喜迎十八大书画展等活动。出版发行《洮州文学》3期,刊发具有甘南特色和洮州风韵的长篇小说《麻娘娘》1期,刊发各类体现甘南特色的文章50多篇,红色记忆类文章4篇。 (敏奇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