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1月04日 >>02版:二版


扬帆起航又一程
——卓尼人才工作纪实牛彦慧 王平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1月0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愿景催人奋进,行程又见风景。2012年,卓尼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州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人才工作呈现出创先争优的生动局面。   
  研究制订了《卓尼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认真落实《卓尼县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工业强县人才促进工程的实施意见》,全县人才发展体系初步形成。及时向省、州推荐各类优秀人才,把热心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各学科领域有影响的知识分子组织起来,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建立了研究人才工作重大问题决策机制,形成人才开发与经济开发同谋划、人才政策与经济政策同制定、人才措施与经济措施同落实的工作格局。对全县各级各类人才进行摸底调查、登记,完善充实了《卓尼县党政干部信息登记册》、《卓尼县专业技术人员信息登记册》、《卓尼县高技能人员信息登记册》等,建立健全了各类人才信息库,对全县各类人才分类建档,对紧缺人才和高级人才重点管理,建立了专门档案,定期联络,跟踪服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储备了一支有一定数量和规模、门类较为齐全、结构相对合理、新老衔接相对紧密的人才队伍。
  建立健全了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保障制度,完善市场配置人才机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积极选派各类人才外出培训,并充分利用县委党校、县职业中学等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各类人才进行培训,稳定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逐步实施干部培训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程、在职进修培训工程、创新人才重点培养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五项”培训工程。
  深入推进“双培双带”、“万名基层党员”培训工程、“千名村官”培训工程,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结合创先争优、双联等活动的开展,强化对乡镇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组织农牧村基层干部“走出去”培训,培训农牧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7名;组织20名乡镇科级干部赴金昌挂职锻炼,组织村干部深入康乐、临洮等兄弟县市考察学习;积极参加全省万名基层干部培训工程,组织30名基层干部赴内蒙古参观学习。组织教师参加甘肃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网络研修培训、因特未来教育培训、教师学科培训等,累计培训教师510名。选拔高中紧缺学科教师49名,考录70名教育专业毕业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全县35名中小学教师通过函授、自考、电大和离职进修等方式取得了高一级学历。全面推行农牧村卫生人才执业资质制度,投入培训经费30余万元,加大农牧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抽调涉农、涉牧科技特派员4人,深入田间地头举办各类农业科技技术培训4期,培训农牧民技术骨干、种养户370人,受益群众达2000多人。结合全州“千名村官”培训工程,全力抓好农牧村干部、实用技术人才与劳动力的开发与培训工作。举办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班28期,培训5604人;举办“一特四化”试点村农牧民技能培训3期,培训村支书、主任、村民小组组长、农牧民群众及农牧村兽医防疫员等5737人;全县新增就业405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90人,完成职业技能鉴定270人,农牧村实用技术培训1691人。
  继续加大工业强县人才促进工程实施力度,加强组织协调,积极吸引外资投入,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科技人员为经济发展改革服务。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发展的扶持力度,着力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各类人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贡献的能力和素质。利用各类培训基地和“走出去”培训渠道,重点培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和应用型人才,至12月份,培训熟悉经济运行、精通资本运作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32名、企业专业技术人才55名、高级工10名。
  全力做好旅游二次创业人才培养工程。以全面提高旅游人才队伍素质为重点,更新教育培训观念,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强化旅游人才培训,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达到旅游人才总量稳步增长、素质明显提高、分布日趋合理的目标。培训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干部7人次,旅游企业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35人次,导游员、讲解员13人次。
  海纳百川,千帆竞发。一幅宏伟的人才发展蓝图已徐徐展开。伴随着人才发展的鼓点,一个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的卓尼正在跨步走来。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