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1月07日 >>01版:一版


让生活更美好
——临潭城市建设工作纪实记者 徐英梅 王志娴 李建舟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1月07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如今,漫步在临潭县街头,一股现代化小城市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惊讶于临潭巨大的变化。回想几年前到临潭县城,最大的感受就是狭小、凌乱,像样的道路没有两条,而且晴天土雨天泥,行人往往是伴着尘土匆匆而过。整个县城成片的平房,高低不一,新旧错杂,落后、局促就是那时候临潭县城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现在,临潭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楼房越来越高,江淮风情的建筑与当地建筑风格相得益彰,靓丽夺目,城镇化基础设施配套齐备,使昔日商贾云集的茶马互市重镇上的人民,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现代城市的生活。
道路建设日新月异
  今天的临潭,狭窄弯曲的道路不见了,马路修整一新,宽阔洁净,道路两边商铺林立,成片的平房变成了一个个漂亮的住宅小区。为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服务水平,彰显城市形象,优化人居环境,临潭县委、县政府在西环路进行廉租住房建设的同时,修建商业步行街,道路总长660米,已完成人行道铺设,垃圾桶、路灯、景观小品安装工作,项目建设已投入使用并发挥效益。商业步行街具有江淮明清风格,集休闲、购物、餐饮、娱乐、金融等多种行业于一体,民族化、差异化、个性化、区域化特色非常明显,步行街的修建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活跃商业市场,有利于优化市场资源,对推动县域经济和谐跨越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敏正成是土生土长的临潭人,他在这条街上开鞋店有20多年了,目前,他的商铺面临步行街延伸开发,他期待拆迁重建。他说,店铺是1988年修建的,低矮、破旧,跟目前建设一新的街道格格不入,如果拆迁重建,店铺就会漂亮干净,加上街道又繁华,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
  目前,临潭已完成了四条城区道路改造工程。总投资5689万元,争取到位资金2800万元。改造道路4条总长5.47公里,配套建设人行道铺装及排水、绿化等附属设施。完成西大街、南大街等4条公路罩油3.1公里4.03万平方米,敷设西大街、南大街等4条路段的雨水收集管网5000米,完成西大街、西进街等4条路段的人行道砖铺设和行道树种植,完成投资3100万元。
特色化改造添光彩
  来到范家咀村,记者看到街道两边居民住房都已翻新,青瓦白墙,整齐划一。杨柔个叶今年40岁,在这里居住了10多年,今年,政府补贴一部分资金,自己也凑了一些,她家的房子得以重建,院落整齐干净,玻璃暖廊宽敞明亮,非常舒适,临街还修了两间商铺。
  道路两边整齐的新建房屋中,一栋二层的小楼格外显眼,主人王庭文正忙着经营自家的小超市。王庭文的小二楼由政府补贴2万元,自筹10万元建成,楼上住家,楼下开超市。王庭文满脸笑容地带领记者参观他家的新楼房,他说,过去的破房子终于修建成了二层小楼,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超市收入还不错,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近年来,该县坚持对新建、改扩建项目特色化严格审批,在确保新建、改扩建项目特色化率达到100%的同时,对城区出入口、凯歌路、东环路东侧、青崖村、范家咀等地段726户民居进行了特色化改造,累计完成投资982万元。同时,该县将农牧村危旧房改造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相结合,与城镇特色化改造相结合,在城关镇等16个乡镇实施危旧房改造工程,进一步明确了改造对象、改造方式以及改造进度等。争取农牧村危旧房改造任务2400户(其中节能示范户200户),累计争取建设补助资金2600万元。去年,第一批农牧村危旧房改造任务500户,改造面积每户45平方米,改造总面积2.25万平方米,估算总投资18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上级补助资金、县级配套和群众自筹等多渠道解决。目前,已到位省级补助资金500万元。第二批1000户农牧村危旧房改造任务正在制定实施方案。
  同时,“五化”工程也全面开展。粉刷涂新楼面3000平方米;更换牌匾200多块,规范户外广告30多处;联合文广、电信、移动等单位进行电力、通讯光缆入地埋设及迁移改造,累计埋设各类管线29.6公里,移除废旧电杆20多根。在省道306线(城关镇至羊永乡沿线)进行了绿化,绿化面积1210亩;在西进街、西大街、文化广场、洮州广场植树800多株,种植草坪900多平方米。投入100多万元在文化广场、洮州广场悬挂宣传装饰灯,安装各种灯饰。完成城区133条临街巷道硬化面积摸底统计,投资200万元硬化临街巷道32条16600平方米;积极发动干部群众开展集中清扫活动,彻底清理城乡结合部等垃圾死角。全力整治垃圾乱倒、污水乱泼行为,县城脏、乱、差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增加垃圾清运车2台,人力垃圾车10辆,环卫工人10人。累计清理占道摊点300多处、城市“牛皮癣”7000多平方米,清运各种生活垃圾3.2万吨,清理卫生死角500余处,规范夜市摊点18处。通过多次城区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县城环境卫生质量,改善了市民生活环境。城区环境较之前有了较大的改变,实现了县城生活环境“净、美、齐、畅、洁”的预期目标。
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随着一个个重点工程的相继竣工,临潭县城一座座靓丽实用并充满江淮风情的楼群拔地而起,宽阔笔直的街道已见雏形,时尚元素与江淮气息完美结合的风格逐步显现……
  过去的干戈河道影响着临潭的城市形象,垃圾成堆,又脏又臭,河边的住户深受其扰,盼望着早日治理。去年,临潭县委、县政府大力治理河道,如今河道被清理干净,河上一座漂亮宽敞的新桥也建起来了,周边环境整洁美丽。
  22岁的大三学生马建霞家就在干戈河边,她家在临街开了间日杂小店,她和弟弟正在店里忙碌,她说,自从干戈河河道治理以后,再也没有垃圾成堆臭不可闻了,道路也硬化了,出行更便捷干净了,听说,以后还会在河道两边安装太阳能路灯,那样真是像大城市一样了。
  临潭城建局党支部副书记付志平介绍说,干戈河综合治理工程是以防洪为主,美化环境为副的综合性治理工程,工程主要进行防洪堤新建、改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工程区内防洪堤与河道治理工作,彻底改变干戈河脏乱差现象,使防洪区内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项目总投资2464.71万元,争取到位资金2400万元。目前,工程主要完成淤泥清运5.23万立方米,砂砾石开挖6.3万立方米,砂砾石填层夯填1.3万立方米,砂浆块石挡土墙0.5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1.1万立方米,完成投资1955万元。
  一批重大项目的稳步推进,使临潭县城面貌发生着迅速而巨大的变化。引洮入潭项目总投资1.85亿元。累计争取到位资金2000万元。工程建设的任务是洮河干流采取电力泵站取水,修建输水管道、安全贮水池、净水厂,对城区现有老化管网进行改造、新建部分城区配水管网;工程总投资为18548.22万元,工程实施后,可解决县城及周边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同时为临潭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和计划在临潭县城安置定居的黄河源区游牧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可靠水源。目前,县内建设用地征用工作基本完成,施工供电、交通等临建工作正在进行,累计完成投资2030万元。天然气覆盖加气站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800万元,2011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管网敷设3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00万元,预计今年7月完成建设任务。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
  该县始终以改善城市环境为重点,统筹兼顾,同步发展,城市整体综合功能明显增强。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动城市化进程,大刀阔斧实施的10项基础设施项目,其中2项列为州庆献礼项目。
  为改善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实施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总投资3343万元,争取到位资金2000万元。该项目完成了厂区土建续建工程以及水处理设备、电气自控设备安装;敷设西大街、西进街等10条路段污水管网10770米。累计完成投资4053万元,工程现已竣工待验。为彻底改变城区依靠小锅炉局部供暖的落后面貌,投资4441万元实施了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争取到位资金2600万元。现已完成锅炉房土建及设备安装工程,敷设西大街、西进街等9条路段供热管网1.6万米,工程现已基本竣工,累计完成投资4600万元。为扩展道路路网,实施凯歌路路面罩油工程,项目总投资1750万元,已完成2.8公里路面罩油及2000米排水渠和盖板,现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为解决县城居民吃水紧张的问题,完成北环路、金花路等7条路段5500米供水管网敷设及附属工程,砌筑检查井90座,累计完成投资1520万元。为提升西环路城市形象,在西环路步行街铺装人行道4800平方米,新建仿古山门一座,安装垃圾箱30个、路灯32盏、景观小品25座。为改善生态环境,实施了冶力关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该项目总投资1276万元,目前已完成入场道路2.3公里,开挖垃圾场填埋区土方4500立方米方,争取建设补助资金750万元,累计完成220万元。
  不久的将来,优美的城市环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良好的城市形象将成为临潭县最富有特色的品牌和招商广告,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必将使临潭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将更美好。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