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1月08日 >>01版:一版


践行新使命 再创新辉煌
——双联行动促全州农牧业转型发展纪实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1月0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记者 马云

  自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启动以来,我州紧密结合民族地区和草原牧区的实际,围绕“为民富民”这一目的,把双联行动作为统揽农牧村工作、促进全州农牧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抓手,科学谋划、周密部署,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工作争创一流”的甘南精神,全力推进“六大任务”的有效落实,形成了大规模、全覆盖的工作局面,呈现出单位高度重视、干部踊跃参与、群众积极响应、宣传氛围浓厚、工作措施扎实、阶段性成果显著的良好局面,成功探索出民族地区以双联行动统揽“三农”工作的路子。
强化组织领导 狠抓工作落实
  高度重视,周密安排。2012年2月28日,州委书记魏建荣在全州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上强调:“开展这次行动,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广交农牧民朋友、研究农牧村问题,强化重农之识、亲农之情、为农之举;就是要强化我州‘三农’工作,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吃透政策、研究政策,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强化扶贫措施,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帮助发展富民产业,努力走出一条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领导下,州、县、乡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迅速建立运行,州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各项工作,成立了由州委副书记任组长、州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同时组建了由州委常委任组长的各县市牵头领导和督查组,确定了各县市组长单位,负责所在县市联村单位的统筹协调工作。各县市各部门各乡镇都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督促检查、亲自推动落实,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领导体系、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提出了与不同区域农牧业生产特点和不同季节农牧村重点工作、贫困村资源开发和片带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农牧村劳动力培训输转、政策法规宣传和“形势政策、法制、维稳”三项教育、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六个结合”工作思路。
  广泛动员,深入发动。州委及时召开全州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进行广泛动员部署,州委书记魏建荣作了动员讲话,甘南电视台、甘南人民广播电台同步直播动员大会。全州各县市共设立分会场100个,设收看收听点374个,有23.3万多名干部群众收看收听了动员大会。
  动员会后,全州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层层召开动员会,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组建机构、制定方案、明确职责、细化任务,双联行动在全州全面铺开。
  行动一开始,省、州领导以身作则,率先进村入户。联系相关县市的省级领导第一时间纷纷深入各自联系点开展调研,倾听贫困群众心声。州委书记魏建荣在动员会后,第一时间赶到自己的联系点达洒村,坐在炕头与农牧民群众说农事、聊家常,谈笑间流露着真情、表达着真心。“家里几口人?孩子都干什么?种了几亩地?草场有多少亩?退牧还草多少亩?有没有奶牛养殖?收入怎么样?”一句句发自肺腑的问候,感动了联系群众,牧民来知布感激地说:“您能和我们认亲戚,我真高兴,谢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帮助。”州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走出机关、深入村户,与农牧民群众面对面地交流,心贴心地探讨,了解掌握县市、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扶贫工作情况和特困户基本情况,用自身的实际行动给广大党员干部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强化措施,深入推进。以“四强化、五结合、六着力”扎实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各项工作。州县市成立督查组,对省、州、县市、乡镇联村联户工作进行跟踪协调指导、跟踪督促,做到了月报告、季调度、年总结,及时查找和发现问题,通报和调度相关工作,总结和提炼先进经验。制定了具体考核办法,签订了责任书,让群众评判打分,建立了约束和激励机制,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所有干部年度考核及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群众满意度不高的单位和个人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各级联村单位认真落实省委、州委决策部署,结合部门职能,立足联系村户实际,诚心实意解难题、办实事,不断推进双联工作向纵深开展。各级双联办公室充分发挥牵头协调、沟通衔接、督促指导的作用,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工作动态,当好参谋助手,为双联行动顺利推进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强化宣传引导 营造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州、县市累计在各级媒体刊登稿件128篇,其中:省级20篇、州级108篇;网络宣传609条;电视报道101条;广播电台151条;州、县市累计编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简报》1150余期。在制定方案,明确任务、创新载体、营造氛围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开设专栏专题,在州内各级新闻媒体和网站开设“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人民公仆在身边”等专栏。组织人物专访,配发言论文章,发挥引领作用。利用宣传橱窗、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在总结经验、挖掘典型中宣传推广好做法、好经验30多个,挖掘树立先进典型20多个,并向省上推荐先进典型4名。
深入调查摸底 明确思路目标
  各级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及时进村入户,深入细致地开展调研摸底,做到了单位全覆盖、干部全覆盖、贫困村全覆盖。宣传政策、倾听民意、疏导情绪、夯实基层基础,有效促进了农牧村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各联村单位通过“一看、二听、三问、四建”,深入村、户实地走访,看村上发展情况、家庭贫困程度,掌握基本情况;与群众交谈、召开座谈会,倾听民声、了解民情、掌握民意;通过走访群众、发放民情调查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认真梳理群众反映的困难和意见建议,填写贫困村、贫困户调查表,建立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台账,真正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工作实。全州915个联村单位、23258名联户干部填写了2.6万多份贫困村、户调查表,每个联村单位都建立了一套基础档案。二是宣传政策,夯实基础。结合效能风暴行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广泛深入宣传,做到了省委、州委决策部署深入人心、“三农”政策家喻户晓、科技文化人人皆知;在疏导群众情绪上,积极开展矛盾排查,解决矛盾纠纷,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调处。截至目前,已化解矛盾纠纷340多件,接访群众3000余人次,一大批群众长期想解决而又无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在强基固本上,结合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指导农牧村基层党组织完善工作制度,帮助村“两委”班子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980名,帮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88个,整顿后进村95个。三是州、县市双联办公室把对接联系工作作为开展行动的首要任务,通过“一分配两公开和三级公示”工作方式,切实做好联系对接工作。各县市加强与各级联村单位的衔接协调,按照人员多实力强的单位联系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的村的原则,合理分配联系村;联村单位在充分调研、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公开贫困户名单、公开干部联系名单的“两公开”工作方式,科学确定联系户,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真正把特困户、贫困户都纳入了联系范围。截至目前,全州共有52个省直单位、2572名干部联系了137个村、4374户特困户;111个州直单位、4431名干部联系了136个村、4692户特困户;752个县市乡镇单位、16255名县乡干部联系了621个村、19549户特困户。全州共联系了621个村,占贫困村的119%,占全部行政村的93.5%;共联系25736户特困户,占贫困户总数的36%。       (下转二版)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