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1月21日 >>03版:三版


自设家庭冬令营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1月21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一个月的寒假,你准备让孩子怎么过?安排上补习班?太残酷;宅在家玩电脑?太浪费;孤零零在家做作业?太乏味。
  何不用这个时间给孩子的寒假来点特别节目——比如全家总动员,举办一场奇思妙想的“快乐好习惯”家庭冬令营。把冬令营搬进家里只需两步:拟定方案,集合队员。第一步我们替你完成,第二步就看你的了。
活动准备也疯狂
  冬令营可以在一个家庭中进行,也可以联合几个关系较好的家庭联合举办。准备活动第一步是选出组织者,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孩子,但必须充满激情,有号召力,能调动起每位成员的热情。
  然后,集合全体成员,组织者开始一场激动人心的开营仪式:带领全体成员宣读开营词,这应该是一段关于坚持、承诺、无畏的宣言,从这一刻开始,不分年龄和家庭地位,大家都得向着“好习惯”的目标奋进。
  有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需要为家庭成员分工。队长、记录员、记分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记录员最好由孩子担任,每天记录生活点滴,也能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
  最后,商讨队名、确定口号、制定奖励方案,在家里的醒目位置挂上开营标识。
  建议:为烘托气氛,宣读开营词时,宣读者可以站在高处,如凳子、桌子上进行激情朗读,对提升信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时间分配是冬令营面临的首要问题:孩子放假在家,父母还得继续工作。为了保证活动有持续性,可以按照工作日、周末和节日来划分,拟定不同活动内容。
工作日活动安排
  为了配合所有家庭成员的时间,工作日的活动安排选取一天中的一两个小时即可。?
  进程一:盘点好习惯。
  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活动第一天,我们可以先来一个“好习惯盘点”:
  选个休息时间,队员们围桌而坐,每人在一张白纸上写出自己的好习惯,比比看谁的好习惯多。好习惯的评定最终由队员投票确认,最多者可获得5分,其他成员根据情况得不同的积分。
  注意:
  1 .好习惯认定必须由团队投票产生,如票数相同则由队长最终决定,其他成员应服从。
  2.公平公正,家长不得利用特权。3.评选好习惯的过程中,可以和孩子交换意见,好习惯好在哪,有什么影响等。
  进程二:选择自己的活动内容。
  接下来的活动安排,可以根据孩子需要培养或改掉的习惯自由设定,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咨询教育专家,按照由浅到深的习惯培养过程设定。
  活动名:我有一个梦想(养成设定目标的好习惯)
  开展时间:任意时间段;1小时。
  活动内容:由队长组织,和队员畅谈梦想。家长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和现在的梦想,并分析梦想成长的过程,转变的过程;孩子自由畅谈自己的梦想,家长从旁引导,梦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结束后,各队员将自己的梦想写在一块小黑板上,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来激励自我。根据具体情况加分。
  提醒:让梦想能落到实处,合理、清晰、具体,哪怕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也能让孩子找到自己出发的起点。
  活动名:打败拖延症(养成积极主动的好习惯)
  开展时间:即日起每天早晨9点;30分钟。
  活动内容:行动是所有习惯养成的最关键的因素。队员们各自准备一个笔记本,在笔记本的扉页写上一句激励自己的话,并从今天开始每天在笔记本中记录若干件最重要的事情,由简单到困难进行排序,要求自己一定要完成。
  当天完成的事情打“√”,未完成的打“×”,比比看谁没有“×”出现。提醒:六件事情必须是可量化评判的,例如写一篇600字的作文、给奶奶家打电话等。
  活动名:筷子狂想(养成发散思维的好习惯)
  开展时间:任意时间段;30分钟。
  活动内容:发散思维主要是通过队员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来延伸思想。每人一张白纸、一支笔,就一根筷子的用途进行发散,看谁写的最多(20种以上),写的最多者奖励5分。写完后,全体一起讨论,看看有哪些奇思妙想,可以继续头脑风暴。
  提醒:联想要大胆、多方面、多层次,队员们只要多讨论,还能想出更多好玩又激励的活动项目。
周末活动安排
  相比工作日的短时间活动,周末可以进行大型活动。许多独生子女家庭,家长们最发愁的是孩子爱心和感恩教育。临近春节,我们可以抽出一个周末,和孩子一起去敬老院或者孤儿院。
  由队长组织看望,事先准备好水果、保暖用品作为慰问品,亲手送到老人或孤儿手中,并与他们交流,倾听老人或孤儿的故事;亲手为老人或孤儿打扫房间、整理衣物、洗衣服等。回家后根据当天所见所闻,说说自己的感悟。可以在家庭中继续相互洗脚,相互按摩等活动,视队员的表现情况,逐一商讨评定分数。
  提醒:1.孩子必须亲自完成自己的事情,家长不得代劳。2.家长要给孩子做榜样,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关心他人。
  如果一周的忙碌,已经让家长劳心伤神,也可选择在家进行活动,比如“我也当一天父母”。这个主题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孩子在理解父母的基础上,养成承担责任的好习惯。
  开始前,家长可以和孩子交流一下需要做的事,包括日常清洁、买菜、做饭等。这一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12个小时内父母和孩子角色互换。平时看着简单的事情,真正轮到孩子做时也许十分困难,但家长一定要遵守约定,严格遵照活动规则执行。当孩子有畏难情绪时,家长要鼓励加引导。到指定时间后,家庭成员一起讨论一天中各自在所扮演的角色中所承担的责任,换位思考,互相理解。
  提醒:1.在活动过程中,家长起主导作用,到了时间该做什么可以从旁提醒。例如:到吃饭的时间时和孩子说要做饭了,吃完要刷碗等。
  2.要让孩子树立责任意识,当遇到困难时,要让孩子先出主意,家长适时引导。
春节特别节目
  春节特别节目是冬令营的重头戏。和平时活动相比,这一年一度的特别日子可以具体培养孩子的几项好习惯。
  春节前的大扫除以往都是家长做主力,这次可以尝试让孩子给家庭成员分工,大家一起动手进行家庭卫生大扫除,让孩子体会到其中的不易。各队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分配任务,经相互监督合格后视为完成,第一个完成者奖励5点积分,依次奖励4分、3分……活动结束后,由队长组织进行感悟分享。
  提醒:1.安全第一;2.可提前制造家庭卫生凌乱环境;3.活动内容可增加贴春联等。
  其他春节活动:
  活动名:共制年夜大餐(养成文明用餐的好习惯)
  开展时间:任意时间段;3~4小时
  活动内容:本活动为家庭全员自制年夜大餐,要求全员从头至尾参与。由队长提前计划,
  开会分配采购、洗菜、做饭、洗碗任务,大餐制作完毕后全员诵读餐前训导,由队长自己或队长指定一人讲述就餐礼仪和餐桌文化,餐后组织感悟分享,根据贡献分别加分。
  提醒:1.注意安全;2.全程环节每位队员都必须参与。
  活动名:压岁钱的讨论(养成理财节俭的好习惯)
  开展时间:大年初三后;至少1小时
  活动内容:和孩子围坐一起,帮孩子理清红包的来源、金额。共同商讨如何安排压岁钱的去处。是存起来当学费,或作为平时零花钱,还是进行定期储蓄,和孩子讲明每一种用途的目的。如果是作零用钱,可以从家长处支取,让孩子记账。
  提醒:压岁钱使用方法尊重孩子的意见,家长从旁指导。
好习惯如何保持?
  21天养成了好习惯,保持不下去等于白搭。我们听听智新超越教育耿军老师的建议:
  1.兴趣比方法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是授之以渔更要授之以欲”。方法比结果重要,但兴趣比方法更重要。习惯的养成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激发、脑力开发、习惯养成。让学生们在“玩”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
  2.计划要扎实。比如,让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是每位家庭的难题。不难发现,孩子是因没计划而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可见计划才是关键。让孩子每天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写清楚完成每件事情的时间点,家长只需监督即可。
  3.家庭监督效果好。团队合作是孩子成长、家庭成功的最重要的好习惯。当孩子有意退缩时,家庭成员需要从旁关注提醒,但是注意提醒和唠叨的不同。点到为止。
  4.让孩子理解习惯也是一种责任。常说,习惯决定一切。好习惯终身受益,父母可以给孩子绘声绘色地讲解,举出实例更具有说服力。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