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1月23日 >>03版:三版


心灵的触动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1月23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袁玉花

  走在街上,常常可以看见穿得破破烂烂的收废品的人,戴着皱皱巴巴的帽子,满脸沾满了灰尘。也常常看见有卖水果的小贩,小心翼翼地拎起一串串葡萄,挑出那些裂了的或压出水儿的,他们把这些葡萄洗洗搁到一边,等孩子放学。他们一边摆放着水果一边用抹布擦着灰尘,看着街上穿梭的人流与车辆,我发现他们的眼神常常是宁静的,也是渺茫的。
  每次看到他们的时候,我都会感到丝丝伤感。
  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每天能赚多少钱,一家老少怎么住在小店里,亲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多长时间吃一顿肉,一月水费多少,孩子们的学习咋样……我什么都不知道,我知道的只是,他们为生计奔波操劳,是社会最底层的人。
  我不能不难过。
  我并不认识他们,他们跟我没有任何关系。即使他们不幸福,我也并不是他们不幸的理由。何况他们的现状对他们自己来说并不见得不幸福。
  那我还有什么理由要难过?
  以前我以为我的难过是因为自己的善、自己的良知、自己的质朴,或者自己其他什么美好的品性。可是现在我明白了,我的难过是那么自私,我的亲人也曾经过这样的生活——我的父辈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怎么可以矫情地说:我不认识这种生活,这种生活与我无关?
  我是这种生活深埋下的一粒种子,现在我的枝叶虽然超过了它的地面,但是我的根还在,而且愈来愈深。如果有谁可以称为富人,那要有一个前提,就是首先要懂得向他们,向这些最普通的劳动者致敬。
  如今在我心中,那些底层的劳动者,每一位都是最可敬的。无论贡献大小,无论劳动多少,他们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去尊重。由衷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本着人道主义的观念,去尊重这些最可爱的人,去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