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夏河讯 2012年,夏河县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核心,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亿元,同比增长15.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4亿元,同比增长84.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工业增加值3.3亿元,同比增长36.4%;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1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3.7%,其中,县级财政收入完成5137万元,同比增长33.3%。财政总支出12.1亿元,同比增长22.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38元,同比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80元,同比增长17%。 实施项目98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4亿元。夏河机场、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工程、临合高速公路等12个州庆重点献礼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0.36亿元;拉卜楞民俗文化中心、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拉卜楞小学综合楼3个项目投入使用,累计完成投资7600万元;拉卜楞寺游客接待中心、县体育中心、阿木去乎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中海油援建的牧民帐篷新生活项目,完成投资530万元;7个乡镇干部职工周转房建设完成投资850万元;殡仪馆救助站职工楼等5个安居工程完成投资3780万元;第二批建制村通畅公路8条村道建设完成投资870万元;筹措资金615万元,开展了项目前期和争取工作,年内争取到各类专项资金7.4亿元。 全年接待游客71.5万人次,同比增长5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66%,新增旅游就业人数283人,同比增长23%。组织实施了土门关至桑科景区旅游文化长廊建设,实施了村镇、民居特色化风貌改造工作,累计投入资金5135万元;土门关游客接待中心投入使用,游客接待、服务咨询、宣传推介效应明显;寺院北路建设项目、县城大夏河景观带等建设项目基本完工,完成投资8662万元;拉卜楞民俗风情步行街一期工程完成投资3200万元;兴办藏(农)家乐68家,旅游实体经济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办理民生实事21件。落实资金2810万元,完成了2600户危旧房和320户节能示范户改造;428套廉租住房完成主体,200户公共租赁房、230户棚户区改造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投资674万元,新建乡镇敬老院3所,新建、改建幼儿园4所;投资572万元,实施了农牧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投资19万元,启动了校车安全工程;投资589万元,建成人饮安全工程47处;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4处,建设食品安全示范店14个;投资888万元,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2个;为22名乡村医生发放差额补助5.3万元,为1862名困难群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30万元;发放城乡低保金3546.9万元,五保供养金85.3万元,大病医疗救助资金269.1万元,高龄老人生活补贴71.9万元;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考等形式安置177名大中专毕业生和22名复转军人;“一册明、一折统”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年发放财政惠农补贴和项目资金1.5亿元。 按照“执行八个全覆盖,履行五件实事”的要求,加大社会事业投资。校安工程等教育项目全面实施,累计完成投资1080万元;全面落实农牧村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村村通”工程2500户、“户户通”工程8000户;列入《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规划》的拉卜楞文化产业园动工建设,完成投资3700万元;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完成4所村级卫生室建设;实施了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系统等项目,完成投资830万元;农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7%和98%;落实资金131万元,对513种基本药物实行了零差率销售。 (常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