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2月19日 >>02版:二版


关于甘南藏族自治州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全州及州级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3年1月31日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甘南藏族自治州财政局局长 杨建国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2月19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各位代表:
  受州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甘南州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全州及州级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一、2012年全州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和州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州各级财政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契机,紧密围绕州委、州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大力争取中央和省上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深化财政改革,狠抓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合理调度资金,强化预算执行。全州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6.7亿元,顺利完成了年度收入预算任务目标;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突破100亿元,在确保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的基础上,有力保障了维护稳定、生态保护、社会保障、强农惠农、教育卫生等各项重点支出。全州九个预算单位均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全面完成了州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目标。
  (一)全州财政预算收支情况
  据2012年12月31日国库汇总数据统计,2012年,全州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17712万元(含出口退税862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08.10%,超收8819万元;比2011年增长25.39%,增收23839万元。其中:完成上划中央级收入31490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07.38%,超收2324万元;比2011年增长18.21%,增收4852万元。完成上划省级收入18651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08.27%,超收1542万元;比2011年增长43.07%,增收5615万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7571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08.39%,超收5229万元;比2011年增长24.67%,增收13372万元。
  2012年,全州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31488万元,占年度支出调整预算的98.37%,比2011年增长15.20%,增支136075万元。剔除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63.49亿元后,全州地方财政支出分科目执行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5581万元,增幅18.33%;国防支出134万元,减幅36.79%;公共安全支出26087万元,增幅23.41%;教育支出68584万元,增幅10.33%;科学技术支出2094万元,增幅4.8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843万元,增幅24.3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2757万元,增幅10.41%;医疗卫生支出33691万元,增幅22.04%;节能环保支出3139万元,增幅25.6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1778万元,增幅5.34%;农林水事务支出43558万元,增幅25.86%;交通运输支出782万元,增幅14.3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3107万元,增幅4.58%;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6212万元,增幅6.88%;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112万元,增幅229.41%;国土资源气象事务支出2863万元, 增幅10.71%;住房保障支出867万元,增幅22.11%;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1136万元,增幅10.94%;债务付息支出464万元,增幅41.46%;其它支出7855万元,增幅17.26%。
  (二)州级财政预算收支情况
  据2012年12月31日国库汇总数据统计,2012年,州本级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4040万元,比2011年增加1410万元,增长53.61%。其中:完成上划中央级收入146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23.05%;比2011年减少143万元,减幅49.51%。完成上划省级收入53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10.73%;比2011年减少170万元,减幅68.74%。完成州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40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99.38%;比2011年增加1670万元,增长76.96%。
  2012年,州本级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9263万元,占年度支出调整预算的93.72%,比2011年增长28.42%,增支33035万元。剔除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68108万元后,州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分科目执行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365万元,增幅22.76%;国防支出70万元,减幅54.25%;公共安全支出5570万元,增幅25.94%;教育支出8464万元,增幅13%;科学技术支出1357万元,增幅2.2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491万元,增幅6.5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786万元,增幅1.47%;医疗卫生支出7691万元,增幅19.35%;节能环保支出850万元,增幅48.6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0万元,增幅100%;农林水事务支出6840万元,增幅23.35%;交通运输支出609万元,增幅32.97%;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664万元,增幅38.4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844万元,减幅39.52%;国土资源气象事务支出944万元,增幅42.81%;住房保障支出140万元,与上年持平;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196万元,增幅13.29%;债务付息支出112万元,减幅7.44%;其它支出1318万元,减幅255.79%。
  (三)2012年全州财政主要工作
  2012年,各级财政继续狠抓藏区优惠政策的争取和落实工作,加大汇报争取力度,加强财政收支监管,不断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1.加强汇报争取,加快落实藏区优惠政策。一是筹措财力改善了干部职工待遇。2012年,州县财政想方设法筹措财力,顺利提高了干部职工津贴补贴补助标准,落实了科级及科级以下干部职工休假补贴,实现了我州津贴补贴标准与省直机关和兰州市“同职级同待遇”目标,扩大了休假补贴享受范围,改善了干部职工个人待遇,加快了藏区政策落实。二是加大了上级转移支付补助争取力度。通过积极汇报争取,2012年上级对我州的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总量达到135628万元,当年增量15995万元;民族性转移支付补助总量达到29076万元,当年增量2991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总量达到26886万元,当年增量5810万元;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专项转移支付总量达到30942万元,当年增量6271万元;中央政法专项转移支付达到9988万元,新增政法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化解债务补助965万元。
  2.加强收入组织,大力培植地方财源。一是扎实开展重点税源调查。2012年,各级财税部门深入厂矿企业,查询财务资料,摸清税源基础,整顿存在问题,预测发展趋势,扎实开展了全州重点税源调查工作,为下一步加强财源建设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大财源培育建设力度,各级财税部门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财源建设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巩固现有财源建设成果,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支持清洁能源体系建设,努力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2012年州级财政共下达各类企业财源建设贴息、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和科技成果转化等资金3226万元,支持税源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强收入征管。各级财税部门加强了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税源的监管,致力于挖掘地方小税种增收潜力,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扩大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范围,保持了财税收入稳定较快增长。2012年全州税收收入达到9亿元,非税收入达到2.7亿元,收入规模不断扩大,地方财政保障能力有所增强。
  3.落实重大资金、保障全州重点工作需求。2012年,省上共下达我州各类专项资金63.49亿元。主要是:各类农林牧专项资金14.12亿元、社会保障专项资金8.08亿元、住房保障及建设专项资金8.54亿元、教育专项资金7.23亿元、城乡社区各类专项资金4.59亿元、交通运输专项资金4.03亿元、医疗卫生专项资金2.28亿元、公共安全专项资金1.8亿元等。下达国家援助藏区专项资金11.9亿元、舟曲灾后重建补助2.06亿元、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补助2.5亿元、省级藏区开发建设资金8100万元、黄河水源地保护项目资金5000万元。同时,州县财政筹措财力,积极安排了重点项目前期费,民生实事配套资金,农业、工业、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资金,有力保障了州委、州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4.支持维稳工作,全力保障维稳经费需求。2012年,为保障全州开展维稳工作各项需求,州县财政先后多次向上反映地方财政困难和维稳需求缺口,积极争取省上增加对我州维稳补助资金。2012年省上先后下达我州维稳补助8300万元,政法机关维稳专项补助915万元。同时,州县各级财政努力克服财政困难,加强国库资金调度,想方设法落实本级维稳投入,及时下达落实上级补助,全力以赴确保维稳所需经费,有力支持了反自焚专项斗争深入开展,维护了甘南藏区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5.加大基层农牧村投入,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结合“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行动,全面加大了对基层农牧村和农牧民群众的投入,努力改善基层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是落实各项强农惠农补贴,保障农牧民切身利益。继续巩固强农惠农支付补贴方式改革,全年全州通过“一折统”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35项惠农财政补贴71946万元。中央对我州的养殖业、种植业保险补贴和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政策有效落实,下达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资金27680万元、青稞保险补贴53万元、牦牛保险补贴5989万元和藏羊保险补贴1162万元。认真落实了“双联”惠农贷款,各县市信用担保公司全部成立并开始运转,为全州271户农牧民群众发放“双联”贷款2117万元。二是大力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2012年全州共争取省级财政“一事一议”奖补资金5319万元,州县财政和农牧民群众自筹4904万元,围绕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村道河堤治理等实施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305个。三是大力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全州水利支出达到4.14亿元,比2011年增长47.33%。各级财政投入到农田水利和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达到2.59亿元,比2011年增加7400万元。夏河县新增为中央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县,争取到水利建设专项2900万元。四是继续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工作。2012年共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1471万元,实施了临潭县店子乡、合作市那吾乡草场综合治理,卓尼县纳浪乡、迭部县洛大乡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支持优质牧草种植、标准化暖棚建设、良种牛羊引进、草场土壤改良和农牧民科技培训等工作。五是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2012年各级财政积极参与扶贫攻坚5年规划编制,扎实落实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等资金,全州共下达扶贫开发资金3.93亿元,发放扶贫贷款贴息19万元。
  6.加大民生投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围绕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等民生难点和重点工作,以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各级财政全面加大了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民政救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的投入。2012年,全州共下拨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3.68亿元、补助五类基本社会保险基金9498万元、补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6832万元、补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388万元。下达就业专项资金3999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基金613万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9809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17547万元、农村五保供养1024万元。下达基层乡镇卫生院各类补助1.1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1.25亿元、城市医疗救助923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491万元、城乡临时救助5053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1710万元、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补助149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1515万元。下达廉租住房建设资金3.69亿元、农牧村危旧房改造资金2.2亿元、棚户区改造资金4187万元、公共住房租赁补贴3558万元。下达自然灾害生活救助3848万元、自然灾害灾后重建补助2.08亿元。大力支持社保、医疗、民政和住房保障等各项民生重点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7.加大教育投入,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2012年州县地方财政共投入教育经费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3%,有力保障了教育事业发展。全年全州共发放农牧区寄宿制学生生活补贴15606万元,使农牧区广大中小学生全部享受到了年生均1400元的寄宿生生活补助。争取到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专项补助14731万元,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补助205万元,农牧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补助4684万元,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专项补助1100万元,农牧村中小学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专项补助610万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项目资金1430万元,扫盲专项补助60万元,国家助学贷款奖补专项资金189万元,促进了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同时,实施了高中免学费工作,州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高中免学费资金160万元,免除了州直3所中学高中生学费,减轻了家庭和学生的负担。
  8.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2012年,各级财政在文化传媒领域共投入资金3.38亿元,比2011年增长33.24%,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藏区开发建设专项等资金大量投入文化领域,有效保障了甘南大剧院建设、州广播电台拆迁、赴京感恩汇报演出等重要工作,推进了文化新区建设。2012年,各级财政共争取到文化体育和传媒专项资金2.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15%,支持了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物保护、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群众文化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工作的开展;积极引导基层歌舞剧团实行企业化改制,推动文化产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9.继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扎实开展财政综合管理工作。2012年,各级财政加大改革推进力度,努力提升财政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一是调整完善州县财政管理体制。理顺了烟草公司税收预算管理体制,将各县烟草税收全部集中在合作市统一汇缴核算,烟草各类收入从县级划转至州级。开展了规范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专题调研,结合甘南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意见建议。二是全面推进国库管理4项改革。认真落实国库改革目标责任书,扎实开展了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公务卡应用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4项改革。各县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展良好,当年全州共开设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920个。全州公务卡改革推进顺利,州级各预算单位完成了公务卡系统安装,各县市共有523家预算单位参与公务卡改革,全州共发放公务卡993张。三是继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扎实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各单位资产管理台账。严把资产处置关口,依法规范资产审批处置,督促处置收入及时缴入国库。加大力度催缴企业国有股利润,2012年组织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15万元。四是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深化公务用车专项治理。2012年,制定了《甘南州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进一步明确政府采购范畴、方式和程序,建立了不良行为公示制度、政府采购市场准入制度、供应商信用等级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管。同时,继续深入开展了全州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纠正处理违规车辆、核定州县公务用车编制,调研测算上报执法执勤用车的编制工作,编制上报了《甘南藏族自治州机关事业单位一般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实施办法(送审稿)》,并组织开展了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清查工作。五是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2012年实现了省、州、县财政广域网的纵向联通,实现了州级财政信息化大平台的顺利运行,完成了州级国库集中支付专网向大平台的过渡承接,完成了非税收入汇缴系统和公务卡应用系统基本设置。六是扎实开展财政管理各项综合工作。2012年各级财政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绩效评价考核工作、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绩效考评、近年来重点社会保障资金专项检查、国有土地出让收支政策培训、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及核算培训、矿山企业收入专项督查、会计执业资格大检查、财务会计人员在线继续教育等财政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全州财政综合管理水平。
  10.加强财政监督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12年,各级财政加大财政监督工作力度,积极配合纪检、审计等部门对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一是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对全州非税收入收缴情况、专项资金下达拨付情况、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及执行落实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找寻症结,规范整改。二是开展了部分项目资金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对农牧村中小学营养餐改善计划、农牧业财源建设、农牧业科技推广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具体成效进行了检查验收和追踪问效,逐步扩大了预算绩效管理评价考核工作试点范围。三是开展了水资源费专项检查。组织开展了对全州水资源费收缴管理的专项检查,促进了水资源费征缴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了全州水资源费足额征收,并将全州水资源费纳入了同级财政预算管理。四是加强政府采购监控体系建设。加大对政府采购程序和行为的监管,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工作流程环节,严格按招标程序组织开展政府采购活动,继续加强与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联合监管工作,堵塞漏洞,预防腐败发生。
  各位代表:
  2012年,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和州政协的有效监督下,州县财政部门加大组织收入力度、加快推进财政改革、扎实开展汇报争取、努力提高保障能力,切实保障维护稳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迫切需求,大力支持60周年州庆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了经济社会各领域投入,为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2012年全州预算执行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州财政运行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尖锐化。近年来,地方财政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刚性支出需求及政府偿债压力逐年增加,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州县预算支出缺口不断扩大,预算平衡压力空前增大。二是财政管理改革难度不断加大。全国上下的财政预算公开、财政国库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各项改革都在持续推进,改革要求各预算单位必须细化预算编制、规范预算执行,但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改革难度不断加大。三是地方财源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匹配。财政收入严重依赖矿产资源开发、水电资源开发等个别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很弱。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高度重视上述问题,继续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在改革和发展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3年全州及州级预算草案
  (一)2013年全州财政工作及预算编制的总体思路
  2013年全州财政工作及预算编制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服务“五大甘南”建设,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上的藏区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财税收入征管,增强地方财政保障能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科技和节能环保支持力度,优先安排“保机构运转、保人员供养”经费,树立“勤俭节约、过紧日子”的思想;全面推进财政国库改革和信息化建设,加强财政基础管理工作和乡镇基层财政建设,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强农惠农、扶贫开发等重点资金的动态监管和绩效考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二)2013年全州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的原则和建议
  1.全州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是:收入预算安排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留有余地。要立足经济发展,力求积极可靠,确保稳定持续增长。支出预算安排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保有压,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严格按照地方财政可用财力,从严从紧安排各项支出,重点向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倾斜,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按照保障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保障基层、三农和民生的顺序依次安排资金,不超出财力安排支出,也不编列赤字预算。
  2.2013年全州财政代编预算安排建议:根据上述基本原则,2013年,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在2012年实际完成数基础上按18%的增幅增长,达到8亿元,比2012年实际完成数增加1.24亿元。全州大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在2012年实际完成数基础上按24%的增幅增长,达到14.56亿元,比2012年实际完成数增加2.79亿元;根据2013年预计地方财政收入和上级新增转移支付补助,初步测定全州可用财力为39.74亿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全州财政支出相应安排为39.74亿元。
  (三)2013年州级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情况
  根据2013年财政收支预算编制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初步测定州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为3900万元,加上省财政各项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及返还性收入后,预计州级可用财力为6.61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5100万元。
  按照预算管理相关要求,州级将优先保障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全力实现州级预算平衡。州级支出预算相应安排为6.61亿元,分项目安排支出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安排13947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250万元;国防安排8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7万元;公共安全安排413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43万元;教育安排8052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182万元;科学技术安排1428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3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安排3987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52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安排12795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431万元;医疗卫生安排729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257万元;节能环保安排45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7万元;城乡社区事务安排40万元,与上年持平;农林水事务安排6107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931万元;交通运输安排465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6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安排1145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41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安排1042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36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安排54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3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安排120万元,与上年持平;粮油物资管理事务安排18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8万元;国债付息支出安排145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20万元;其他支出安排4111万元,比上年预算减少2786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提交大会审议的全州财政收支代编预算只是建议数,全州支出预算相应为预分配数;州级可用财力为预计数,州级支出预算也为预分配数。州级支出预算根据预算可用财力安排,上年结转专项资金和2013年省下达的专项资金,将按相应科目纳入预算执行。待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财政收入增长有关指标后,我们将及时进行调整,再按法定程序报州人大常委会审查备案。
  三、全面做好2013年各项财政工作
  2013年,总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州县财税工作形势仍十分严峻,财政平衡运转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将狠抓增收节支,深化财税改革,提升总体工作水平,努力完成全年财政收支预算任务,为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各级财政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和资金。结合省委省政府推进藏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施意见和任务分解,加大衔接汇报、协调组织工作力度,争取全面落实藏区优惠政策。积极向上反映我州地方财政困难,争取使我州获得更多的上级补助政策和转移支付资金,增强地方财政保障能力。积极筹措和争取资金,配合各部门全力做好60周年州庆项目建设和庆典活动,确保州庆建设项目顺利完成,重点保障州庆活动各项经费。
  (二)重点加强财源建设工作。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杠杆导向作用,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争取财源建设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大力支持格萨尔黄金公司、九甸峡水电站、建华水泥等重点企业扩大产能,巩固壮大现有财源基础。积极扶持华羚、雪顿乳业、佛阁藏药等农畜产品深加工和中藏药材种植加工重点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导支持文化产业、特色旅游、金融保险、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各行业加快发展,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挖掘财政增收潜力。
  (三)规范收入征缴,加强监管力度。强化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税源的监管,继续挖掘地方小税种增收潜力,确保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开展税收专项检查整治,重点规范水电行业运行和水电企业财务管理。加强非税收入征缴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将除教育、彩票收费之外的所有非税收入全部纳入统一的财政预算管理。开展非税收入专项检查整治,重点加强对矿山企业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规范整顿,清理整顿优惠政策,规范矿山企业利润分成等重点收入管理,避免国有资源浪费流失。
  (四)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监督检查。继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机构运转和人员经费所需支出,重点向强农惠农、改善民生、旅游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倾斜,控制和压缩机关事业单位一般性公务支出和“三公”经费。继续强化对强农惠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扶贫开发、产业扶持等重点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加大资金使用过程和使用成效的跟踪问效工作力度,依托财政广域网大平台建设,健全完善财政资金动态监控体系。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细化管理措施,规范体制运行。做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相关基础工作。深化部门预算制度改革,实现县级部门预算改革全面到位。完成基层县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等4项改革,大力推进财政国库直接支付,健全公务卡制度,积极开展国库现金管理试点工作。健全非税收入收缴和支出机制,加快非税收入预算管理规范化进程,增加地方财政可支配收入。
  (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扩大预算编报范围,规范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积极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编改革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提高预算完整性。加快本级预算批复下达和执行速度,加快上级转移支付补助下达进度,尽早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开展预算管理绩效评价考核工作,将民生项目和具有较大经济社会影响的重大项目纳入绩效考评范围,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建立完善绩效问责机制。
  (七)加大“三农”投入,巩固农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所强农惠农“一折统”发放管理模式和办法,强化强农惠农各项政策落实和补贴发放,完善涉农专项资金追踪问效管理。发挥乡镇财政所各项职能,建设惠农大厅,加强干部培训,全面加强基层乡镇财政工作。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加快中低产田改造、草场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继续扩大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试点工作,加大奖补资金争取力度。加大财政扶贫综合投入,支持扶贫开发攻坚,加大在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基础建设、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等领域的投入,扎实搞好“双联”惠农贷款发放和贴息工作,支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八)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社保、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关键领域投入,全力支持城乡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争取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巩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支持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争取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支持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工作。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重大资金,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棚户区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九)加大社会事业各项投入。保障科技、教育、农业投入的法定增长比例。优先保障教育事业投入,重点支持基层乡镇学前教育、校车安全、职业教育、基层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等工作,继续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巩固“两基”攻坚成果,完善农牧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推进文化新区建设,积极争取重点文化惠民项目建设资金,支持文化事业改革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继续加大对计划生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
  (十)加强财政综合管理工作。支持生态环保工作,完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考核工作,支持实施重点生态保护工程,加大生态环保投入追踪问效力度。支持节能工程建设,支持清洁能源产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推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治理,建章立制,规范运行。继续加强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加快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加强企业国有股份收益征缴,推进国有资产规范化管理。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各位代表,让我们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锐意改革,扎实工作,奋发进取,为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而努力,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新的贡献!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