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日报>> 2013年03月01日 >>02版:二版


投身绿色事业的刘四斤代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3月01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增巴草

  和许多农家孩子一样,刘四斤代从小就对绿色情有独钟,那是源于在他十五岁那一年的夏天,家乡发生了泥石流,冲毁了村子背后即将收获的几户人家的几十亩庄稼,他家赖以养家糊口的两亩花椒树也在其中,大家都埋怨村上没有管好村背后的一片护村林,任凭盗伐者恣意毁林,造成了恶果。
  由于家中失去了经济来源,哥哥和姐姐不得不辍学在家,母亲依靠喂猪来维持家中生计,一家人全力供刘四斤代上学。他暗暗发誓: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改变家乡缺林少绿的面貌。1987年9月,他带着绿色梦想,毫不犹豫地报考了甘肃林业学校。1991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到迭部县林业总场下属的苗圃工作,开始了为绿色而奋斗的人生旅程。
  从事林业工作并没有刘四斤代想得那么浪漫和美妙,虽然看到工作成果时会让大家感到绿色的美丽,但营林工作干起来却很枯燥和艰苦。他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心向老同志学习,认真开展育苗工作。当时重采轻育的现象非常严重,营林工作成为冷门,就连从事营林工作的技术人员也被大家冷眼相看,还不如一个林场临时雇用的检尺员“吃香”。和他同时分配到苗圃的同学,第二年就托人找关系“跳槽”到森工岗位。刘四斤代当时也感到彷徨,曾想过找找关系疏通一下,跳出这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但转念一想,林业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业,既然选择了它,就要咬住青山不松劲,世上没有趟不过去的河。就是凭着这个信念,他在营林岗位上摸爬滚打了十五年,先后辗转尼傲林场和桑坝林场。期间累计培育苗木2000万株,其中县属林场1991年至2006年80%的造林用苗出自他手。
  2007年5月,由于工作出色,刘四斤代被调到县林木种苗管理站工作,除了搞好种苗站工作之外,还担任林业总场办公室主任。他的工作更忙了,经常是白天下乡搞调查,夜晚通宵达旦伏案加班。在他的努力下,种苗站基本摸清了全县苗圃家底,为加强迭部县苗木生产宏观管理、促进苗木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基础依据。办公室的工作既繁杂又细致,他除了搞好协调工作之外,还肩挑业务重担。2009年初,总场指定由他来主持荒山造林作业设计和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他带领同事一连加班一个多月,由于生活和工作没有规律大病一场,为了及时完成工作任务,他将在家务农的妻子接来照顾他和两个孩子。妻子心疼地说,真拿你没办法,别人我不说,就你一个月一千二百多的工资,还要把我也搭进去,你中了哪一门邪?他坦然一笑:谁叫你是我的媳妇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林业总场的工作在县林业系统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名列前茅,他也于2010年获得总场支部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于同年9月荣获第三届“迭部县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2010年10月,组织任命他为迭部县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兼县林业总场副场长,一肩挑两职,都是专搞业务工作。哪里需要他,他就赶到哪里。2012年,生态办和林业总场异地办公,他每天穿梭于生态办和总场之间,一个来回就需要半个小时,有时一天需要几个来回,按他的话来说,这是锻炼身体的最好办法。他把休息日和晚上看得弥足珍贵,别人携妻带子游玩或酣然入梦之时,对他来说是最好的工作时间。2011—2012年是他最繁忙的两年,《迭部县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迭部县实施方案》、《迭部县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规划》、《迭部县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实施方案》、《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等项目的编制、批复和出版发行无不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2012年3月,他被迭部县委、迭部县政府聘任为首批迭部县林业专家。
  对待同事刘四斤代从来不耍花架子,有重大事情,和大家同斟酌,共商量。2010年8月国有林场未转入事业单位以前,林业职工待遇低,情绪波动大,他总是耐心开导。他常说,抱怨和不平不能解决问题,努力工作才是我们的根本出路。我们正在从事的林业事业是一项伟大的生态事业。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从战略层面全面提升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迭部县生态文明示范试点县建设给我们创造了极大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尽力而为,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踏踏实实工作,清清白白做人”是刘四斤代的工作和生活信条,二十多年来,他始终奋战在林业战线上,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绿色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树立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