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赵承 葛素表 王晓明 杨金志 张辛欣) 三月的北京,围绕转作风,两会内外讨论热烈:“转作风,抓得好,抓得准”、“转作风,落脚点是人民至上”、“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更大的期待,正汇聚成前进的新动能;更深的思索,正鼓荡起催舟奋进的清风正气。 让风清气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 历史又行进到一个关键时刻。党的十八大后第一个两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新局。两会内外,“转变作风”成为百姓眼中实实在在的看点。——“会风朴实”。没有鲜花、没有红地毯、没有欢迎横幅……纸质印刷品减少,仅此一项全国政协会议就节省经费约200万元。“带上你自己的牙刷,这是命令。”参加两会的解放军代表团代表,自带洗漱用品上会。一位代表说:“其实开会本来就应该这样。” 以“应该这样”的会风,代表委员把更多时间精力放在谈发展、议民生上。——“作风务实”。今年两会有“四多”:脱稿讲话多、提问题多、对话共鸣多、讲民生多。这里有代表向部长的“问政”: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黔江区委书记杨宏伟向水利部部长送上农民“四盼”:一盼农村多建小水利;二盼喝上干净自来水;三盼建好河堤,保护农民增收致富成果;四盼治理水土流失。这里有代表之间的“激辩”:“治堵该不该增车位”,一个说“应增建停车设施,并鼓励民营企业经营”:一个说“停车位不应增加,应加强管理。”马振川和梁伟,两位全国人大代表讨论热烈。 这里还有网民与代表们的“交锋”:一个“打击犯罪、服务群众”话题,12家门户网站的网民与三位公安系统代表“华山论剑”。 务实求真,不辱使命,成为代表委员们的心声。——“文风扎实”。本次两会,从大会报告到代表委员发言,无不追求文字凝练、内容扎实。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证监会吉林监管局局长万玲玲说,文以“实”为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翔实的数据和凝练的表述对过去五年进行了总结,对未来提出展望。其中的民生安排都是扎扎实实的措施。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学院司富春说:“各项报告、决议草案等其他文字材料都‘瘦身’了,重点却更突出了。分组讨论中,我注意到,发言稿都在千字左右,直奔主题,言简意赅。”……两会不仅是集聚民智民意的高台,也是转变作风的窗口。清风正气中,汇聚破解难题、推进改革发展的力量。 让清风正气化作为人民谋利益的实在行动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代表们热烈发言后,习近平强调,要把转变工作作风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确保群众安居乐业。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从中央领导同志考察轻车简从,到各地狠刹奢侈浪费风,再到此次两会会风、文风之变,三个月内,“变”于俯仰之间。改作风,目的是巩固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何为好作风,何为坏作风?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回答说,判断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心里装着人民,是否真正为人民做事。 让清风正气鼓起“中国梦”的时代风帆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党风政风民风就看一把手吹啥风。”“防止和遏制‘中央强调抓一下,强调过后放一下,出了问题紧一下,形势好了松一下’的一阵风现象……” 3月8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蔡玲8分钟的大会发言,赢得了9次掌声。蔡玲说,简朴风正在席卷全国,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但是也有人担心这股新风难长久。一席话引起代表委员的共鸣。“有一句著名的格言:‘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坏作风养之成习,改变不可能一朝一夕。改作风需要长期坚持。”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院政治部主任陈金泉说。 如何避免一阵风?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副省长徐鸣提出:防止改作风成为一阵风要做到三点:首先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二是需要社会监督。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做保障。“比如公务宴请要有规定和标准细则。”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松江区区委书记盛亚飞说,“要明确什么情况下、什么样的宾客需要公务宴请,哪些人能参加公务宴请。吃什么、吃多少钱,谁吃了,都必须严格规定,并向社会公开。” 人民群众对行使监督权有着广泛的积极性。陈金泉委员建议,当前要加强规范和引导,用好网络监督,让歪风邪气无处藏身。蔡达峰委员提出,要加强政务公开,加强审计。当转变作风变成制度时,就不仅仅是倡导,就是强制,更具有可持续性,最终形成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文化自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