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刚
女儿出生的那个初夏,让我既幸福又头疼。从男孩到父亲瞬间角色转换的幸福,那是自不必说的,只是正赶上岳母身体欠佳、母亲农忙,看着妻子产后身亏、女儿嗷嗷待哺,一大一小躺卧在床等着照顾,直搅得我愁眉不展。 硬着头皮给老家打电话时,讨来了母亲掷地有声的答复:“我来安排好了,你放心,不会亏了我孙女,也不会让我儿子受罪的。趁你放假,我赶紧抢收麦子,有事随时跟妈说,我保证随叫随到。” 于是,遇到孩子长痱子、不好好吃奶、夜里哭闹等紧急情况,只要我打个电话回去,母亲定会撂下手头的活儿,一路风尘仆仆,步行十几里,赶到我在县城的廉租小房。无论是晨星未落的清早、骄阳如火的正午、暑气正盛的午后,还是灯已点亮的傍晚。母亲一来,疑难之事便可迎刃而解,让我能偷得一时半刻之闲。 收完麦子,母亲便挤住在我的小家。夜里,只要孩子一哭,她便会激灵一下,趿拉着鞋,抱起女儿,精心地换尿布、换小褥。只要妻子说饿了,母亲便会随时下厨,端上西红柿鸡蛋面、鸡汤、排骨等既营养又可口的“月子饭”。下班回到家,母亲便会摆好碗筷、盛好饭,等我一起落座…… 那段时间,女儿、妻子和我任何一个需要的信号,都成了母亲随叫随到的指令。如此劳烦母亲,让我深感愧疚,而她却是满脸堆笑、乐此不疲,想必母亲心里唯一的感受便是幸福和满足。这一揣摩,在我身为人父后,得到了真实的印证。 女儿是家里的宝,是一切行动的中心,而我和妻便也如母亲一样,成了那个随叫随到的人。不管深夜几时,无论是女儿起初的“哼哼唧唧”,还是后来的“我要尿尿”,这些指令都会让我和妻,非常默契地一个开灯,一个递上尿盆;然后,一个倒尿,一个关灯。不管工作、生活有多累,只要女儿说想骑大马,我便会第一时间从电脑前、电视旁或是厕所、厨房里冲过去,趴在地上,驮着兴奋的女儿绕遍所有房间。 女儿热了,我会凑上前去,轻轻摇着蒲扇,侍候她甜甜地入睡;妻会端来一盘冰镇西瓜,幸福地看着她三下五除二吃个精光。女儿渴了,我和妻会同时找出酸奶、可乐、白开水排在她面前,等着女儿挑选,选中谁的,谁便会如孩子般灿然一笑。女儿蹲在厕所,一声“好了”,妻会马上送来手纸;女儿玩耍,我会候在一旁,准备随时充当玩伴;女儿上幼儿园,遇有家长会、联欢会,我和妻会早早赶到,免得女儿着急、哭鼻子……凡是女儿需要我们时,我们定会随叫随到,不会有丁点怠慢。 现如今,父母已步入老年,腿脚不再灵便,什么时候说想我、想孙女了,我定会抽空携妻带女回老家看望;什么时候说身体不适了,我定会第一时间将药物和关心送上;什么时候天气转冷,我定会带着御寒的衣服、拉车煤回去…… 而我和妻,每次她洗完澡,都会喊上一句“老公,拿干毛巾”,我便屁颠儿屁颠儿地送到她手上;躺在床上,只要妻子一声“抓背”令下,我便会搓搓手,按着她的指引,挠到她说舒服为止。我在单位值班,只要打个电话说饿了,妻便会送来可口的饭菜,看着我吃完;只要在街上说买衣服,妻便会风风火火赶到商场,为我出谋划策、参与砍价…… 人的一生,总需要一个人,随叫随到;也注定会成为别人需要的人,随叫随到。好好珍惜身边那个随叫随到的人,当好别人那个随叫随到的人,那么,生命中的幸福与快乐,便也会随叫随到,永远相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