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一曲《夕阳红》,唱出了人们对老年生活的赞美。多年来,卓尼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有关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政领导、社会参与、全面关怀”的工作方针,搭起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平台,全县尊老敬老蔚然成风,大家用真情和浓浓的爱心描绘出了一幅“最美不过夕阳红”的和谐花卷。 建服务 让老人安享晚年 评选“敬老文明号”、“敬老好儿女”等一个个主题实践活动,助推卓尼县老龄事业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步履越发坚实,并逐步形成党政领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特色。 卓尼县不断健全完善老龄工作网络,坚持齐抓共管,构筑老龄工作格局。各级各部门把老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部门的工作计划,按照各自的职能抓好各项涉及老年人优惠政策的落实。建立县、乡、村三级老龄工作网络,在全县15个乡镇配备专(兼)职老龄干事。同时,每年逢年过节、重阳节期间,该县主要领导带头走访慰问老干部、老党员及百岁以上老人,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共计23600元。 积极开展志愿者为老服务活动,各乡镇党员,柳林中学、县藏中、团县委的学生和青年义工,不定期上门为孤寡病残老人洗衣做饭、清洁卫生、表演节目,老龄办还在柳林镇三个社区及上卓村附近三村重点开展居家养老工作,将45名孤寡病残、空巢老人作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大中专毕业生、享受低保人员作为服务人员,安排一定的服务项目。 目前,在全县15个乡镇,97个行政村成立了老年协会,广泛开展老年人生产、生活状况的调研活动,抽取4个乡镇的8个村委会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夯基础 让老人老有所养 “千方百计为老年人谋福利”,在卓尼县已不单单是句口号。近年来,卓尼县把为老服务设施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洮砚广场、滨河路等地建立了老年人活动点,老龄委将自身工作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相结合,为247名以上长期患有各种疾病的老人每人发放600元的医疗补助资金,共发放14.82万元。 完成了2012年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新农合参保工作,县财政为3428名70岁以上老人支付了17.14万元的参合费。2012年,共为647名80—89岁和66名90—94岁以上老人,分别按照每人每年500元和800元的标准,划拨高龄特殊生活补贴资金43万元。 广泛开展老龄政策宣传,书写宣传标语500多份,大型宣传标语15幅,深入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法》,发放宣传单3000多份。 创载体 让老人展示风采 漫步在卓尼县城区,每当晨曦初露或是华灯初上,在广场、滨河路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三五成群休闲健身的老人,他们或凝神专注的打太极拳、或动作娴熟的跳锅庄舞。为创建“老有所乐”的生活环境,该县根据老人的特长和爱好组织了老年人书画协会、夕阳红舞蹈队、秦腔表演队、太极剑太极拳表演队等老年文娱团体。为了庆祝第25个老人节投入资金35600元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敬老月”活动,组织书法、象棋爱好者进行比赛,组织123名老人赴大峪沟观光旅游,进一步开阔了老人视野,丰富了晚年生活。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2013年,卓尼老龄工作将会站在新的起点上扬帆远航,为建设美丽和谐的新船城作出新的贡献。 |